八年级期末试卷“积累与运用”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抽样情况
1、关于拼音汉字互写:得分率较高,抽样40份试卷,失分率2.5%,2个拼音,其中“阐”的错误主要是音调标错。
2、默写得分率较高, 理解上难度不大,失分主要是一些笔误。
3、名著题 得分率正常 ,抽样40份卷,失分率达37.5%
4、改错题 得分率正常,抽样40份卷,失分率达25.62%
5、综合性学习 失分率达13.50% 主要是第二小题表述上的欠缺而扣分
二、反思:
1、试卷基础部分难度比较正常,难度不大。检测目的比较明确。
2、名著题要求学生比较详细的阅读《水浒传》才能考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改错题错误设置比较全面,很好的检测了同学的修改能力
4、综合性学习题是最大亮点,对表格题的分析,信息的提炼,建议的表述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5、默写部分可能过于简单,抽样40份样卷就一人扣2分。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高建伟)
八年级期末试卷课内现代文(6~9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原题呈现:
6.这篇悼词主要突出了玛丽•居里什么成就?赞扬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3分)
7.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划线句“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的意思。(2分)
8.认真通读全文,选出对这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的一项。(3分) ( )
A.严肃 悲痛 凝重 B.庄重 崇敬 真挚
C.赞扬 悲凉 凝重 D.严肃 高亢 真挚
9.曾有人说这篇悼词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请结合语段内容反驳这种说法。(4分)
试题评价:
课内现代文阅读的几道题比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的语句理解能力;朗读时针对特殊文体的朗读技巧的把握能力;对文章内容、结构的品味与把握能力。命题角度多样:有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6题:得分率0.79,学生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一问,不少学生答成主要突出其道德品德方面的成就,道德品德是谈不上什么成就的,应该这样理解:科学家在科学上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跟他的道德品德是分不开的,而不可能抛开科学上的贡献谈道德品德。——《教学参考书·八下》第454页第一段末尾有“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一句,“道德……成就”是一个错误的搭配,这可能造成了教学和学生理解中的问题。
第二问学生答题情况很好,基本上都能提取到文章的相应信息作答;第7题:得分率0.76,关键在于“后者”的理解,“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答错的同学有理解成后人的,“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也成为学生答题的主要障碍,部分学生基本上是把此句话换一种说法,这种理解是不能得分的。第8题:得分率0.89此题得分率教高,错的同学主要集中在A和D上,A项凝重不太恰当,D项高亢不恰当;第9题:得分率0.66,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答题的角度单一,只抓住一点长篇分析,给出的四分,至少也应该分析两个不同的角度啊!
教改措施:
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审题习惯;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章语句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文体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法,如“演讲稿”的朗读,诗歌的朗读,小说的朗读技巧等;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如理解文章章节、开头、结尾等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否可以从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去考虑;教给学生应试技巧,学会看菜吃饭,看分答题,如“哪些”等信息对答题的要求。给你几分的题是否应该考虑从多方面去理解等。
(常州市朝阳中学 八年级备课组)
八年级期末试卷课内文言文(14~16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情况
1.14题抽样得分率0.93。
2.15题抽样得分率0.95。
3.16题抽样得分率0.93。
试卷及答题情况简析
1.课内文言文重基础,完全贯彻课标精神来命题,但难度低了点。
2.14题都是解释词组,都是页下注释的重点实词,难度不大,但能引导学生养成依据注释自读文言文的习惯。
3.16题文章内容理解,考察了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内容的能力。
(市北实验初中八年级备课组)
常州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17~19小题(课外古文)评卷分析
【概述】
我们备课组做了100份试卷的抽样,17、18、19题总分6分,每题2分。得分率分别为:17题32%,18题43%,19题52%。
【典型问题及分析】
1.学生在语境中推敲词义的能力较弱:
★原题重现:
17题:用现代汉语解释“释之,以为寡人戒”的意思。
★分析
该题中,“释”是翻译全句的关键词。这个词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所学的古文中没有碰到。而本试卷检查的就是学生在语境中推敲词义的能力。学生的这项能力显然是弱的,他们没有联系上文的“左右请除之”来思考,没有根据“左右请除之”与“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之间的转折关系,来推断出“释”应该是“释放”的意思。所以许多学生脱离了语境,将其错误地理解为“解释”、“了解”、“明白”、“抚摸”、“好吧”、“说得是”、“请说”、“忘记”、“原谅”等等。
2.写答案容易“满足”
★原题重现:
19题:简要分析师旷的性格特征。
★分析
虽然这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但得分率只有52%。因为很多学生满足于写出“勇敢”、“刚正不阿”、“不屈从于权势”等,这仅仅是从一个角度来看人物。学生的弱点就是对人物往往不能从多角度分析,因此他们没有看到师旷的讲究辞令、有智慧、有谋略等特点。
【相应策略】
1.平时在教学中,可以补充一定的课外文言文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训练在语境中推敲词义的能力。七年级的学生,一学期可以补充10篇短小的文言片断;八年级可以补充20篇;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文言文助读”之类的小书籍,可以增加先秦诸子百家的言论、《史记》等书籍里的优秀片断让学生阅读。
2.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要让学生有一点探索的精神。
【商榷】
关于18题,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
标准答案是“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研究原文,我们认为,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即“今者有小人言侧者”,因为师旷自己都这样说:“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就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希望能与出卷老师、与各位老师商榷。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朱苏兰)
常州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