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衔接,承上启下,平稳过渡
——七年级英语9月18日教研活动简讯
张 婧
新学期刚过去两周多,2009年9月18日下午,常州市勤业中学迎来了全市两百多名中小学英语教师以及各区的英语教研员。在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胡澄宜老师和刘芸老师的组织下,来自溧阳外国语学校的宋超老师和常州市勤业中学的陈黎萍老师分别上了一堂同题异构课:7A Unit2 阅读。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课题探索七年级起始阶段英语教学课堂模式,旨在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以便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英语学习,同时让小学老师也了解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特点。 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领风骚。
宋超老师以纯正、流利的英语,较好的亲和力,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宋老师的“锦囊”里的奖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他不时地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信心倍增。注重了阅读策略培养和阅读资源的拓展,教学过程中以旧带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陈黎萍老师以丰厚的教学底蕴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理解语篇的练习形式多样,较好地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信息、整合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陈老师还多次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学生个人资源,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市教研室刘芸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语法不一定是显性地教出来的,而是可以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考而得出来;再如怎样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学生的情感资源来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每个单元可以多补充一些同主题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的知识、巩固阅读技巧以及扩大语言输入渠道等。
同济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张芳老师,武进区教研员刘丽华和市英语兼职教研员蒋萍老师等人都对本次公开课做了非常详细、认真的评析,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市教研室教研员胡澄宜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她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给了非常精彩的点拨。胡老师强调了要“以人为本”,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了解学生,热爱学生,面向全体;指出中小学英语同属基础教育范畴,他们是一脉相传的两个教学阶段。小学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延伸。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实施一些有效的对策。
本次教研活动在与会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也给了在座的老师们很大的启发:在各个不同的学段,教师对学生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小学教育要考虑初中教育,初中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高中学习,也就是建立起后续学习的能力,尤其在初中起始阶段,中学教师更要摸清学情,因材施教,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策略培养、习惯养成和兴趣维持上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尤其要注重语音教学、策略培养和分层教学。学生的成长很大一部分将依赖于教师的用心和努力,在教育这一块菁菁芳草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同仁都做好衔接工作,为学生后继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A Unit 2 教案陈黎萍.doc7A unit 2陈黎萍 .ppt7A Unit 2 溧阳外国语学校 宋超.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