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1日,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及课题组老师齐聚岸头实验学校,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行为指导规范”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的开题课型,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
上午,岸头实验学校许晴、后阳小学严乔莎、社头小学吴慧俊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开题展示课的不同课型。许晴老师从“感兴趣”、“有价值”、“能研究”三个关键要素,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主题进行研究;严乔莎老师围绕《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按资料搜集、实地采访、调查统计、文娱活动动的研究方式分组,推选组长,制定初步的研究方案;吴慧俊老师则创设问题情境,围绕《对岸头实验学校的研究》这一大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分解,逐步分成若干能研究的小主题,找到贴近自身生活的研究内容。
下午,三位执教者分别畅谈了活动方案设计的思考过程和教学中的得与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成员与参会老师就大家感到困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大家一致认为,三位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的理解是到位的,课堂操作是成功的,给与会者提供了有益探索的帮助和深入思考的平台。课题组长徐锁平老师结合课堂观察研究法,指出课题研究中操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资料的积累和搜集,教学反思的撰写和研究过程的规范。
金坛市研训中心姚爱祥老师针对这三节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老师及学生的价值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小组合作时老师的有效指导、课堂主题的来源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与参会老师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家形成比较成熟的课例,不断研究,提炼规则和策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常态化推进作出努力。
通过这次课题组活动,大家进一步重视和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中所起的特定作用,把握住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价值,逐步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能力生根”的课程,能积极投身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研究之中,从深层参与、深度体验、全程参与、规范方法等方面提升研究品质,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