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样的绘制》教材分析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高一通用技术备课组
【本章结构】
“设计图样的绘制”首先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运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通过对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正规的技术语言方面掌握一定的技能。这里针对不同的技术图样,有两类要求:一类是识读能力,一类是绘制能力。在技术活动中,识读能力很重要,有着广泛的用处。要求能绘制的仅是草图和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和其他课程(如物理、数学、美术等)的学习相结合。
章节 | 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第 一 节 | 了解技术语言的概念、特点、种类、应用场合 | 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
了解草图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 能用草图表达设计意图 | |
了解效果图的作用 | 能识读效果图 | |
了解正等轴测图的作用 | 掌握绘制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 |
第 二 节 | 掌握正投影的概念 | 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会标注简单尺寸。 |
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 | ||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 ||
掌握三面投影的规律 | ||
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要素 | ||
了解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的读图方法 | 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 | |
第 三 节 | 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优点及应用范围 (选学内容) | 学会基本的作图方法 |
【重点难点】
第一节:
教学重点: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和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能识读效果图;学习并掌握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启发学生投入学习,动手进行图形的绘制。
第二节: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的符号含义及表达方式;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教学难点:视图绘制和尺寸标注。
【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数:
第一节:设计表现图……………………………2课时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2课时
一、对全章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章教学内容,从标题和安排顺序看,是为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绘制设计图样服务的。但是,从整个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十分重要的平台。纵观整个模块1,本章的教学内容,又是知识性更强的章节。因此,应该把本章看成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系统的知识块,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工程素质的培养。其中包括:认识工程图样的价值、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了解工程图样的基本规范、初步培养按标准绘制工程图样的良好习惯等。
基于上述认识,我把本章内容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四部分,即技术语言、投影知识和三视图的绘制、轴测图简介和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工程图样及绘图标准。
二、对学生的分析及教学策略
1.学生在初中数学课中已接触过三视图的概念,但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已对此没有印象。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又不能对此估计过高,对主要的内容,应从基本概念入手,不要跳跃。
2.由于前面几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叙述性的,多为常识性的内容,需要理解的较少,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已不如前,为了改变学生对本课程的已形成的印象,在本章的教学中,还应适当加入课堂练习和作业。
3.由于工程图纸是工程界的通用语言,必须符合共同的标准,因此,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标准的习惯。
【问题讨论】
三视图的绘制及所应达到的要求。
很多同学对三视图这部分知识还是很了解的。但在初中数学中所学的三视图的相关知识严格上来讲,是比较粗糙的,甚至是有问题存在的。比如:对主视、左视、俯视图的位置要求。以前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只要在相关图形上方标注好哪个视图就行。可本章所学三视图在位置关系上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应该多加强调。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