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 教材分析
戚实中 李宏利
【本章结构】
本章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苏教版),本章是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其内容也隐含着一定的思想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节中专门设置了“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一小节,强调了模型方法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这里,模型不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模型,它还被赋予了思想方法的内涵。
第二节“工艺”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用的工艺,并重点介绍了金属材料队的加工工艺。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立足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结合本章中大量动手操作的具体内容,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根据操作内容,本着减少文字叙述的思路,文中配置了大量的图示,直观形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正确领会课程理念,把握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不搞“大运动”的动作规范训练,侧重学生对技能方法的体验和领悟,不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作为示例。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重点难点】
第一节《模型》
1、理解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第二节《工艺》
1、能够结合生活中所熟知的简单工艺,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削、锉削和钻削等加工方法;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第三节《制作模型》
1、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
2、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1.第一节《模型》 2课时
2.第二节《工艺》 2课时
3.第三节《制作模型》 2课时
教学建议:
1.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模型的功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模型在构思、试验、改进和交流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动手利用模型做一些简单而生动的小试验。
2.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模型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模型进行认识。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对此加以讲解,避免学生将它看得过于深奥而产生畏怯的心理。
3.在“工艺”一节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模仿教学方法在操作技能学习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动作姿势、轨迹、频率、节奏等技术点示范要符合操作规范,协调完善,示范要注意动作的能见度和清晰度。
4.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1)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即以制作模型为主线进行工艺的学习。
(2)工艺教学中要注意使用教材中的大量图示,并加强阅读指导。
(3)正确领会课程理念,把握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不搞“大运动”的动作规范训练,侧重学生对技能方法的体验和领悟,不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4)模型制作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小组同学进行合理分工,最后进行组装。
5.在课前教师对工具设备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可以做一些安全预案,作好充分准备,以消除安全隐患。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尤为必要的是,教师应注意对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安排安全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监督。工具的使用,可根据学校特点来进行。教材中所提出的加工方法并非要求学生全部学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所选定的项目及模型制作需要来确定学习何种加工方法。
【问题讨论】
本章的操作环境
本章是实践性最强的一章,要有很好的操作环境,比如场地、工作、经验等,而一般的学校基本无法实现,只能纸上谈兵,好点的话就是一些简单工具的操作,更多的可能是让学生根据家里条件自己去操作,这样能否有实效很难说。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 http://{域名已经过期}/6000.aspx
2.《技术与设计1 教学参考书》
【参考案例】
《制作模型(台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制作模型》这节课的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中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它是本章从理性认识到具体的动手实践、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到实际中的重要一节内容。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作为示例。台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它又是本教材中综合利用前面的知识构建出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为后面的评价环节作测试准备。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本节主要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对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不是很强,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在掌握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理论知识上,结合学生思想活跃、动手动脑能力较强的特点。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考察市场、收集信息和初步构思,从而独立选材、顺利完成设计与制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设计热情。
【教学思路】
本节实验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必修1)的全部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对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检验学生掌握设计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转化的能力。
立足实践勇于创新是本课的特色。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思想方法。
采用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分组讨论,集体协作,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建构模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中激情引趣,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开放思维以及动手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制作简单的台灯模型,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能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环保的台灯,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设计的美观性和新颖性。
【课时安排】
共用3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学生确定设计方案,第二、三课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具体操作。
【教学器材】
手锯、台钳、电工(套具)、砂纸、锉刀、胶布等,导线、发光二极管、开关。(均由学校提供)
废旧瓶子、硬纸板、及其它…(由学生自己收集)
【教学方法】
采用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分组讨论,集体协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 | 教师引领 | 学生活动 | 作用 | |
一、导入新课 | 1.日常观察到的台灯有多少种? 2.你使用的台灯你喜欢吗?有哪些优缺点? 3.你想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台灯吗? | 学生回答 | 激情引趣,提出问题,提出任务。 | |
二、收集信息 | 播放台灯案例演示 | 学生观察 | 帮助学生收集积累信息。开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 |
三、本课任务 | 根据现有的材料,构思设计并制作你喜欢的台灯。 要求:1、每四人一个小组。 2、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环保的台灯。 3、设计要创新,工艺要精湛。 4、尽量使用费弃材料。 | 学生听、记录 | 确定任务及其具体要求 | |
四、设计制作过程 | 1.确定设计方案: | 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确定方案 | 学生分组进行有序的讨论、完成任务;材料的选择、收集(课后完成) | 任务驱动 |
2.台灯模型制作: | 用有限的材料自制台灯罩,自制底座、安装线路、台灯模型成型。 教师巡回指导。 讲解安全操作规范。 | 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模型的制作 | 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既能提高兴趣,又增强操作的能力。老师边走边观察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 |
3.模型评价: | 各小组由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模型以及讲解制作过程 | 学生相互评价, 评出优秀作品,并对各作品提问有意见。 | 肯定、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 |
五、知识拓展 | 启发学生对台灯的功能、造型、能源、材料等进行畅想。 | 学生参与回答、讨论 | 设计展望 | |
六、小结 | 各小组总结制作过程及得失 | 边听边讨论 | 学生深入认识模型的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 |
【教学反思】
【附】
学生制作记录表(台灯制作) | |||||||||
班级 | | 组别 | | ||||||
组员 | | | | | |||||
分工 | | | | | |||||
设计方案的制定步骤 | |||||||||
一、收集信息 | 1、台灯的基本功能 | | |||||||
2、台灯的辅助功能 | | ||||||||
3、台灯的价位 | | ||||||||
二、 设计 分析 | 台灯特性 | 如何解决 | |||||||
(如:结构稳固) | (如:选择适当的材料做底座使之稳固) | ||||||||
| | ||||||||
| | ||||||||
| | ||||||||
| | ||||||||
三、方案构思 | 材料 | | |||||||
造型、结构 | | ||||||||
四、方案呈现 | 在背面绘出设计方案草图,标明每部分的功能及制作材料,无法绘出的功能,用文字说明。 | ||||||||
五、方案筛选、确定方案 | | ||||||||
台灯制作过程(如果写不下可另附纸) | |||||||||
评 价 | 自评 | 他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