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能就具体的设计任务进行一定的设计分析
2、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3、能灵活地运用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
4、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的方案
5、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台灯的方案构思实践活动,感受设计的快乐,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及正确的版权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方案的构思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技术产品设计中最有挑战性而又最能表现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环节。在整个模块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方案的构思方法”这一节总共有三个内容: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合理的设计分析,抓住台灯设计的主要因素功能、结构稳定、易于制作、成本适当、安全可靠,还有补充的因素等。在 “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构思”,并形成多个方案,为后面“方案的比较和权衡”作准备。在“设计分析”阶段,让同学们脑海已经形成一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也是不具体的想法。然后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把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设计想法变为能看得到的、比较完整的具体方案呢。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很多,教材上介绍了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其实介绍哪种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方案的构思。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四组方案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自己的方案作出改进。
本课时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讨论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方案的构思,体会草图法、模仿法和迁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构思中综合运用。
三、基本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基本思路遵循“从生活中来”,最后“回归到生活去”
设计作品赏析→构思方法学习→方案构思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贯彻以下理念:
方案构思并不难;
相信自己的创造潜能;
交流和合作是设计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质,要敢说善听。
四、基本教学策略
1、在开篇展示构思巧妙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设计作品(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鼓励学生讨论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全方面考虑。
3、设计台阶式(由易到难)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构思,并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
4、对学生在方案构思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亮点进行及时有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方案构思的自信心;
5、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对学生进行信息刺激,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
6、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四组方案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自己的方案作出改进。
五、教学课时安排
本节总共有三个内容: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比较和权衡,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技术产品设计中最有挑战性而又最能表现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环节,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只是听老师分析解说建议每部分内容安排一节课,多展开师生互动活动。
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
教学目标:
熟悉头脑风暴法
了解列举法
了解设问法
4、 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感受头脑风暴活动氛围和实效,培养富于想象、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常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属选学内容。该节虽为选学内容,但却是本章乃至本个课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是通用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课程理念,而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最常用而有效的创造技法,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技术设计”时必然要掌握的创造技法,而且是整个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三、基本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让学生掌握这种创造技法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在活动中体会这种“头脑风暴法”,而无须你讲过多的原理和理论。所以这堂课的关键就是组织好活动,让活动真正产生“头脑风暴法”应有的效果。那怎样才能使活动产生效果呢?关键在营造气氛,这也是头脑风暴法的精髓所在,头脑风暴法就是要营造一些自由畅想的氛围,大家相互影响,强化信息刺激,从而促使思维者展开想像,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构思方案打下基础。
四、基本教学策略
“头脑风暴法”的规则
一、强调自由畅想,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任思维凭空翱翔。
二、延迟判断,在头脑风暴活动中,每一提出的设想当场不做评价,消除影响自由畅想的一切负面因素,鼓励发言,才能强化信息同时不断刺激思维,诱发新的思想。
三、以量求质,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设想,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创造,因此同学们的设想越多越好。
五、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三种创造技法,建议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介绍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就多个问题进行讨论。第二节课介绍列举法和设问法。
常州市二中通用技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