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常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小学体育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4月12日下午,在市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是: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内容:跳绳。上课教师是在前期各辖市、区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通过教案审定与现场课堂教学观察,选拔了武进区星韵学校周华老师和解放路小学季慧芬老师进行执教。各辖市、区体育教研员和160位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跳绳是一项适宜小学生的体育项目,有简单易学,课间、课外都能进行的特点。五颜六色绳子跳起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练习时不受场地的限制,富有兴趣性、技能性、艺术性、创新性。如向前跳、向后跳、体前双手交叉、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等丰富多样的跳法,既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速度、耐力和上、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又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校园健身风景线。
两位执教老师在关注跳绳价值、技能、形式的同时,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探索“为解决问题与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联系”的着力点,激发儿童的、内在的、原始的兴趣,,重视教学的过程价值,植根于儿童内心深处的成长,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经验的持续生长。
周华老师按新授课的教学要求,用学生原有经验即经常说唱的儿歌《小白兔》,将儿歌的说唱节奏生成性地运用到跳绳节奏上来,从而让学生获得了新的经验,生成了新的兴趣点,注重学生学习的成效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季惠芬教师以复习课的教学要求,组合学生已经会跳绳的原有经验,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连续跳绳10秒、20秒……”,并关注学生差异,开展差异性教学,从而激发后进学生的练习兴趣,唤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促成最近发展区,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
全体观摩教师在清晰可辨的直观教学中进行了“同题异构”的研讨,并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交流反思,体育特级教师王渺一教授、各辖市、区体育教研员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我们看到了举办常州市小学体育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的愿景,使“同题异构”的多种教学方法,给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得到借鉴、共同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实现基础教育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