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春意盎然 区域推进
会上,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作了重要讲话。常局长指出常州非常重视课程改革,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非常关注,给予必要的支持。我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在省教研室领导和各位专家的热情关心和指导下,依托我市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围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策略,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了课程实施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发展了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形成了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初步能力,促进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接着,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张世善介绍了武进教育的发展,并指出我们当前主要是推进三项工程:首先,要确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推进优质示范性工程,力争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第二,要确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实施学校规范管理工程,力争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第三,更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来打造教育质量的优质工程,力争课程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张局长就“如何提升综合实践水平,让学生享用一辈子?” 提出了要围绕三大主题:“生存方式与未来发展、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异域文化与本土知识”来为武进的学生与国际接轨奠基。
随后,由湖小教育集团校长奚亚英代表全体师生致欢迎辞,对指导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省内专家、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向来宾介绍了湖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十年来,湖小基于科研求发展,基于特色创品牌,激扬了教师的成长梦想,激活了学生的成长基因,激发了学校的成长能量。湖小教育集团追求优质教育平民化,诠释着“信以教育,优及平民,成在学生,益于社会”的教育理念。
最后,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课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号召各市、辖区参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区的创建工作,努力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教学篇——扎实研修 智慧共享
开幕式结束后,代表们观摩了两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分别由常州市小学教师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武进东安小学的
1、真实而生成的过程
会上展示的两节课,也让老师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成性的课堂的精彩,学生对低碳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关注从身边开始做低碳达人;学生对调查问卷的题型的喜好有自己的看法,对设计新的调查问卷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教师关注的中心不是自己预定的教学进度,而是学生真实的收获。这样的课堂不囿于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而展开,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处境、学习的需要与感受,关注不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背景。在课堂中,学生只有作为完整的人,才有广阔的精神生活背景,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教学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2、自主而开放的过程
今天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从理念、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上,都是开放的,正因为这真正的开放,使这门课程成为了孩子们极为喜欢的一门快乐的课程。开放性的理念使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提出的观点、创意和合理要求均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课程的共鸣。使学生带着渴望、带着创造未来的冲动快乐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有序而有效的过程
对于广大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复杂性、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实施的艰巨性,导致这门课程行动缓慢,步履维艰。今天展示了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大家欣喜的看到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已经在茫然中起步,在不断的探索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武进区已经真正从活动的实施转变成课程的实施,做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集中教学指导的精彩展示,让与会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生活是延续的,有生活就有我们的探究,就有我们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产生,相信通过大家不懈探索、大胆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发展的更为稳健、扎实、有效,不久的将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一定会会成为教师易导、学生爱做、家长满意、校长放心、效果实实在在的课程。
研讨篇——有效引领 追求本真
课后,市教研室
同时大家针对课堂教学中一些有争议的环节展开了研讨,大家结合本地、本校教学特色纷纷出谋划策,正如
在23日上午举行的研讨会上,常州武进区教研室钱新建介绍《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系列的构建与实施》、苏州太仓市经贸小学郁文明介绍《“脚手架”提供的细节化处理——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法指导》、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钮烨烨介绍《大教者教以学——以本校百工课程为例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法指导》、泰州城东中心小学李平介绍《学校文化建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实施》、兴化板桥初级中学詹兆华介绍《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综合实践活动体会》、南京市紫竹苑小学吴青华介绍《走进课程,走进学生,走进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常规要求》,主题发言的老师各有各的妙招,各有各的对策。
会上,为让各校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课程的积极作用,省教研室董洪亮主任还就该课程如何开展作相关指引,为与会教师进一步明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研究走向,指出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实践、研究”一体化的校本教研路子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方向,同时提出三个概念:
1、教育。教育是人对人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一定是一门学校课程,活动者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怎样做?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
2、课程。如何达到课程的要求,什么时段开展,怎样开展,学校的课程方案应该清清楚楚地告诉学校实施这门课程的老师。
3、操作。任何课程都不是停留在纸上的,都是要操作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要细化,包括任何一次活动的准备等。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拓宽了省内各地教研员的交流空间,增强了各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信心,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对我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常态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此项研究活动将继续依托省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