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高中教育>>语文>>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常州市高中语文新课程专题研修活动在省常中举行
信息时间:2010-05-24     阅读次数:

 

 

 

 

 

 

 

 

 

 

 

 

 

 

 

 

 

 

 

 

 

 

 

 

 

 

 

 

 

 

 

 

  

 

 

 

 

 

 

 

 

 

 

 

 

 

 

 

 

 

 

 

 

 

 

 

 

 

 

 

 

 

 

 

 

 

 

 

 

 

 

 

 

 

 

 

 

 

 

 

 

 

 

 

 

 

 

 

 

 

 

 

 

 

 

 

 

 

 

 

 

 

 

 

 

 

 

 

 

 

 

 

 

 

 

 

 

 

 

 

 

 

 

 

 

 

 

 

 

 

 

 

 

 

 

 

 

 

 

 

 

 

 

 

 

 

 

 

 

 

 

 

 

 

 

 

 

 

 

 

520,由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举办的常州市高中语文新课程专题研修活动在省常中举行。在课堂观摩环节,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马星、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程代军、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王玉环等三位获2009年度常州大市评优课一等奖的老师先后分别在高二(9)班、高二(8)班、高二(10)班开设题为《可以预约的雪》、《怀念红狐》、《铃兰花》的研究课。在专家评课环节,陆建生、高天友、唐香萍三位老师分别作评课发言。新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赵国琴老师就“散文教学”作专题发言。约有150名来自大市各校的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马星老师的课由林清玄与常州的缘分开头,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假设安慰身边遭遇困境的人与文本核心内容“变”与“常”的关系的对照,深入分析“预约”的内涵,理解文章的主旨。再通过情境创设和支架支撑品味林文温和清丽的语言特质。最后引入相关评析林文写作承担的文字,让学生讨论交流,产生自我认识,理解林文所体现的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教学内容充实,结构首尾圆合。程代军老师从“体验”出发,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设计了“读——感——问——知——联”五个环节,课堂对话较为充分,教师引导与点拨比较到位,学生完成了从形象到抽象的情感体验和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过程。在旋律优美、感情深挚的《铃兰》歌声中,王玉环老师带领学生面对《铃兰花》中那个六岁小男孩,用漫画形式划出他在自己心中的样子。再由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小主人公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在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事物的变化,并试想给上课开始前的漫画着上背景色,交流阅读心得,感悟文本主旨。最后再次播放那首动听的《铃兰》,倡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

听课、评课活动在省常中秋白厅举行。学校数字化录播系统为解决人数多、声音杂等听课中常见的难题提供了便利。评课中,陆建生老师认为马星老师灵气大方、温情温和,创新是这节课最大的特点。他说,课的起始于收束引入同学的博文为桥梁,结合严谨,并且贴近学生生活。教学首先将文本中间议论段落作为切入点,抓住文本核心,具备创新勇气。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上也颇有新意。他建议教师在散文的形与神、情与理、实与虚等几重关系上有侧重地让学生感悟、体会,以更精巧的教学设计梳理文脉。高天友老师评述了程代军老师的课。他对这节课的总体印象是本真、本色,实在而不做作,上出了语文味。教师以学生为本,循循善诱、从容自如的大将风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志主要是学生参与充分,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乐于分享交流。这三方面在这节课上都有所体现。他说,课前让学生决定要不要进行“新闻综述”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意识,接下来巧妙过渡到课题上,由学生的问题启动朗读,在听读后再次回到学生所提问题的解决上,体现了新课程问题从学生中来的意识。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合上书后说说听读后最深刻的感受,在学生的体验和发现中深入推进个性化阅读,同时根据学生的体悟梳理出语文知识。在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备课充分,提供原文,让学生去比照体味,化难为易,富有教学机智。他建议估计学生通过对原文的置疑,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考,深入揣摩文中其他词句的内涵和作用,将文本的主题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唐香萍老师在评课之前,首先就“散文教什么”和“怎样教散文”两个问题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并结合实例提出散文教学应该重视知人论世、理清思路、揣摩语言、精心设计、尊重学生思维规律及身心特点、落实文本等六大方法。她认为王玉环老师的课充满智慧,对文本的定位准确,设计精巧,亲近文本的意识强,调动学生的方法多,对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及时的提醒。她认为老师的课设计痕迹偏重,建议当简则简,当收则收。

赵国琴老师最后作“散文教学”的专题发言。她以直面的态度和批判的思维阐述了散文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定位,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尊重学生的体验、语老师应该怎样对待文本主旨三个问题。她以生动的类比和真实的案例说明了当前课堂存在的弊病,并抓住文学作品的特征尤其是现代散文的特点表达自己对新课程、新课堂的期待。

                                                           (省常中  程代军)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