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在新的学期里,我市中学语文教研工作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制度和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并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研组加强语文课程建设和校本教研,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品位,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制度和方式,推进校本教研,促进广大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1.市校两级都要鼓励并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业务进修;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教育教学素养。每位语文教师要以有效达成“五个一”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动力,即每学年必须做到:通读一种语文教学专业刊物,研读一本专业理论著作,撰写一篇研究性论文或教学案例分析,开设一节市级或校际研究课,命制一份试题。市教研室中语组将在适当的时间举行展评活动,并将各校教研组“五个一”活动开展和达成情况纳入到优秀和示范教研组的评定标准中。
2.组织全市语文教师深入学习和研讨《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在认真落实《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课、观课和议课活动,以“研究课”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
3.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教学设计和命题竞赛,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以课型研究作为抓手,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对“预设与生成关系”“学案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课型范例。
5.组织各年级、学段的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并推出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和优秀课例。
6.为基层学校提供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诊断服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组织部分名特教师送教下乡和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论坛等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语文新课程的研修,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增加参与式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继续组织骨干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进行专题性研讨,并引导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围绕课改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3.初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新课程研究小组等各种研究组织按计划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开展课程标准、新课标教材的专题研究工作。健全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完善新课程研究小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4.进一步完善初高中语文新课程讲师团讲座内容,创新研讨的方式,满足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需要。
5.组织骨干教师认真做好教辅及教案的编写和改版工作,建设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网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资源。
6.在市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按计划做好“春晖工程”精品课的拍摄工作。
7.加强调研,发现先进,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和初中语文“课改”的深度发展。
8.及时做好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回顾和总结工作,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使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得到和谐统一,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9.策划“春晖工程”资源建设和使用推进专项活动,确立相关研究重点。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重点开展资源需求情况调研,在此基础上开发、丰富教学资源类型,满足一线教师多样化需求;开展资源使用研究,提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效率。
(三)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保证语文课程计划的规范实施,促进实施水平的提高。
1.引导各语文教研组研习《常州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校内教研资源;要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积极研究和改善教研组的建设,从而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定期与教研组展开交流与研讨,引导学校根据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校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兼职教研员和中心组成员到学校调研课程实施情况。
2.组织好市校两级研讨示范课,市教研室将在初高中各个年级组织若干堂公开课,选好任教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确立研讨课的问题和目的,精心备课,保证公开课质量,抓好听课出勤率,加强评课活动,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研讨示范作用,各校教研组也应在校内各年级组织好同类研究课。
3.进一步抓好以教材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活动,在全市初高中各年级采用讲座或网络教研的形式,开展积极有效的教材教法研究活动,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这些讲座活动,或及时收看学科教育网上传的有关信息。
4.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和联校教研活动,以学科基地学校和基础较好的学校为骨干,加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和探讨,并适当安排校际之间的观摩、考察、学习、交流活动,将校本教研活动推广到全市各学校。
5.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教学情况调查的命题工作,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
6.落实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加强语文学科基地建设,尽力发挥教学基地和兼职教研员的作用。
(四)贴合教学实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有效提升教研组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课程实施的品位。
初中:
进一步做好江苏省教研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略的研究”的滚动研究工作,形成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带有地方特色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模式和风格。争取在“预设与生成”国家级课题的框架下强化语文中心组建设,加强对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帮助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增长教学实践智慧,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多做贡献。
高中:
1.进一步做好课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树立典型,引领发展。
2.继续组织针对课程与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的专题研修。改进研修模式,增强过程性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引导教师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行为。
3.充分利用学科中心组和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团体,开展针对课改重难点问题的专项研究,力求对突破课改的薄弱环节有所助益。
(五)加强考试研究,努力改进毕业班工作,提高我市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初三年级:
1.开学初举行全体初三教师会议,分析2010年中考试卷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2.组织若干节公开课。
3.组织好期末教学情况调查试卷的命题工作。
4.组织专题调研,分析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三年级:
1.开学初组织全体高三语文教师研讨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探讨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语文教学和备考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并交流制订学年教学计划。
2.全面、科学地安排好学年教学和复习备考进度。
3.认真组织好全市语文学科高三教学工作研讨会,着重围绕如何提高高三课堂教学的效率展开研讨,提高会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协助组织好第一学期末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和第二学期的“一模”“二模”两次考试。
5.积极做好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工作;帮助各校老师选好用好各种复习资料。
(六)认真做好其他工作
1. 组织好第十一届常州市中小学生作文竞赛、2010年初一美文阅读比赛、初二古诗文创作比赛等各项竞赛活动。
2.组织好常州市中语会年度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开好中语会年会。
3.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各项任务。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①各校教研组长暨中语会全体理事会议
②高一语文期初教学研讨活动
③初三年级教研活动
3.
①初二年级教研活动
②高二语文期初教学研讨活动
③初一年级教研活动
④高三语文期初教学研讨活动
九月份
初中
①学科基地学期工作研讨
②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活动、常规教研活动开课教师协调会
③安排期中调研试卷相关准备工作
④各年级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⑤学科网站交流平台建设
⑥省评优课预赛、复赛
⑦落实本学期“春晖”工程精品课拍摄计划
高中
①制定学科教学基地学期工作计划
②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活动
③常规教研活动开课教师协调会
④各年级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⑤落实本学期“春晖”工程精品课拍摄计划
十月份
初中
①“春晖工程”精品课建设的落实与推进、相关调研
②教研组长会议,交流语文组学期工作计划
③就修订版课程标准展开初步学习、研究
④各年级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⑤常州市中学生作文大赛校级、辖市(区)预选赛
⑥市评优课决赛,确定省评优课决赛人选
高中
①各年级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
②青年语文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③常州市中学生作文大赛校级、辖市(区)预选赛
④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
十一月份
初中
①修订《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
②听课与评课,教学与反思——主题学习
③省评优课决赛
④各年级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
⑤青年语文教师学术沙龙活动
高中
①常州市中学生作文竞赛
②各年级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初中
①“春晖工程”精品课现有成果在教研活动中的使用
②中语会理事会会议、年会论文评审
③安排期末调研试卷相关准备工作
④各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⑤组织学生参加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高中
①各年级第四次教学研讨活动
②高一、二、三期末考试命题
③组织学生参加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④学科中心组活动
⑤中语会理事会会议(年会优秀论文评比)
2011年一月份
初中
①常规教研活动(具体内容和安排见“苏教版语文教学”网站)
②初一年级“美文阅读”竞赛活动
③初二年级“传统诗词创作”竞赛活动。
④期末考试及考试情况分析
高中
①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②学科中心组活动
③期末考试及考试情况分析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中语组
2010年7月
2010中学语文工作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