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归纳天池的特点,并说出对文眼“静”的理解。
2.能联系文章内容,说出文章灵魂“风度”的涵义。
3.能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赏析富有表现了的语言。
4.能理解并说出“人在画图中”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天池的美景图片)请同学们用一个四字短语形容画中美景的特点。
这两幅图画展示的是天池的美。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用大量诗文来歌颂她,吟咏她。比如:见神池浩渺,如天镜浮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豪挺笔端(齐读)。
二、介绍天池
古称“瑶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南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
三、读出一个“字”
1.美文需要我们读出她的美来,朗诵美文需要注意些什么?
归纳: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等,从而达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2.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直接描写天池的语句,然后用一个词语说出天池的特点。
交流画出的语句、归纳天池的特点。
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天池的特点,哪一个字最合适?
(静)
4.文中哪些句子能读出天池的静?把它画出来,试着读一读。
5.对天池的静还有别的理解吗?结合有关句子说说。
四、读出一个“词”
1.抓住一个“静”字,就抓住了散文的文眼。要想更深入地读懂散文,还要抓住散文的魂,文中有个词“风度”出现了两次,请同学们找一找,并用情地把相关句子读一读。
请同学朗读这两句。
2.我查了一下辞典,对“风度”是这样解释的:指人的言谈举止所显露出的美好神韵。既然是形容人的,何以用来形容天池呢?
请同学们先说说“天池的风度”指什么。
3.你从哪些句子能读出“天池的风度”?请选出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读品一些“句”
如果没有优美的词句,如果没有贴切传神的修辞,如果没有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再美的天池也无法流于笔端,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用词生动形象,修辞贴切传神,写作手法变化多端,请同学们用心品读,画出一两句,读一读,在旁边作些批注。
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归纳: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移步换景、虚实相生等等。
六、读悟一幅“画”
“人在画图中”这一句应该如何理解?
七、总结诵读。
“人在画图中”可谓画中有我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情和景的绝代交融。让我们远离喧嚣,走进自然,在自然中独享一份宁静吧。
4916.ppt
4917.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