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会赏析语句。
2、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初步养成了预习习惯,能够主动识字,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但对文章语言表达、品析能力尚稚嫩,对课文的朗读需要反复点拨后才能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等词语。
3、感受槐花开放时槐乡的美景,品析第一自然段的优美词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香喷喷”等词语,进行词语训练。
2、品析第一自然段中打比方的句子,进行朗读联想,体会槐花的形态美、数量多、味道香。
三、教具准备: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指导写“槐”,并介绍槐树。与“愧”比较,再分别组词。指读课题,再齐读。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①槐乡是地名,位于山西省洪洞县;②为什么作者不写其他时候的槐花,专写五月的槐花?
(二)初读感知
过渡:让我们跟着作者,走进槐乡,去感受那里美丽的景色吧。
1、指生读课文,要求生:①低声跟读,读通读顺;②画出生字词。
2、理解词语,出示词语:
槐乡、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香喷喷、挎走、傻乎乎、蒜泥、芝麻、甜丝丝、大大咧咧、清亮清亮、浸
① 指读词语;
② 谁发现了这里面的一些词语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指答。
③ 归类,并请学生完成填空。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大大咧咧(AABB) 、
清亮清亮(ABAB) 、
白茫茫、白生生(颜色ABB) 、
香喷喷、甜丝丝(味道ABB) 、
喜盈盈、傻乎乎(神态ABB) 、
(三)品读第一自然的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看起来白茫茫、白生生,吃起来香喷喷、甜丝丝的槐花吧。
1、课文哪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槐花?(第一自然段)
2、五月,洋槐开花了。槐花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
写槐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指答。
赏析语句:
①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花开得多,用了打比方,把槐花比作瑞雪,说明花的颜色白;理解“瑞雪”)示图。
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A槐花有哪些样子?(姿态美、可爱)示图片。
B作者的观看顺序是怎样的?(从远到近)师: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条理才清楚。
C指导朗读1至3句。
3、漫山遍野的槐花以它动人的身姿引来了无数的访客,引读:
师:“嗡嗡嗡……”生: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师:“啪啪啪……”生: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A槐花不仅美,而且用处大,可以酿蜜,还可以做药材呢;让人的心情也很愉快。
B除了小蜜蜂和孩子们,还有很多小动物也闻香而来,出示填空:
“ ……”小鸟飞来了, 。
“ ……”青蛙闻到了香味, 。
C男女生混读。
4、小蜜蜂用槐花来酿蜜,孩子们用槐花来干什么呢?
赏析: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师:饭没熟的时候发出淡淡的清香,熟后捧着碗放近一闻,浓香,放在嘴
里吃上一口,口齿留香,醇香。闻着这些香味,你有什么强烈的感觉?指答。
5、看着漫山遍野雪白的槐花,吃着香甜的槐花饭,这时候,作者觉得怎样?示句: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齐读。
A理解“浸”。“浸”有三种解释:①泡在液体里;引申为被事物所包围。②液体渗入。③逐渐。在课文中你选哪种解释?
B师:我们的眼、耳、口、鼻、全身,以及所有的事物都浸在了槐花的香气中,被槐花的香气所包围。
C师:在槐乡,我们看到了什么?
在槐乡,我们听到了什么?
在槐乡,我们尝到了什么?
在槐乡,我们闻到了什么?
师:你有什么感受?指答。
6、小结:
师:五月的槐花,花多,色美,形佳,味香,我们在这遥远的地方都似乎嗅到了槐花的香味,我们全身的感官都得到了享受。多美的槐乡五月,多幸福的槐乡人!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槐乡的情景,去槐乡神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