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设计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赵金龙
一. 复习导入
1.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今天再学一首新的古诗.板书课题.
3.指名读.齐读.
二.一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2.指名读.进行评议.
3.指导读. 齐读.
三.二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 自由读.要求:读出节奏.
4.指名读.进行评议.
5.指导读. 齐读.
四.三读古诗.读懂含义.
1.出示:
绝:尽
踪:脚印
灭:消失
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2.默读古诗.结合解释和图片,想想诗句的意思.
3.交流.
4.连起来,完整的说说.
5.同桌互说.
6. 齐读.
五.四读古诗.读出画面.
1.下雪了,天地之间是怎样的景象呢?
2.那在诗人的笔下又是一番怎样的情致?
3.出示: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4.蓦然回首.又看到了什么?
5. 出示: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6. 齐读.
六.五读古诗,读出孤独.
1.这个蓑笠翁就是我们的作者-------柳宗元
2.出示背景资料: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21岁时考中进士,一度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在朝廷做官很难,他一心想做一番事业,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但在朝中就有一部分人出来反对,阻止。不但如此,他们还把柳宗元贬到永州。
3.试问:满怀一腔热血要为百姓谋福利.却被贬到荒凉的永州.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4.默读古诗:想想诗中的哪些字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5.交流: 绝.灭.孤.独.寒
6.可是, 柳宗元不仅仅是被贬.再看资料:
一起参加革新的凌准悲愤而逝。
母亲卢氏来到永州不到半年就病逝。
柳宗元被贬后,部分官员造谣诽谤,把他丑化成“怪民”。
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7.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8.那这样的情绪弥漫心头时,他还会在意山上是否有鸟?路上是否有人?自己坐的是小舟还是大船?穿的是蓑笠还是锦帽貂裘? 还会在意那冰冷的江水,漫天飞舞的大雪?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垂钓.(形成如下板书)
千
万
孤 翁,
独
9.在这苍茫的天地间,除了这个形影相吊的老头,还有什么?
10.怎样的孤独才能称之为: 千万孤独
11.带着这样的感觉齐读全诗.
12.在这里,没有施展抱负的地方,只有----千万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有----千万孤独;没有自己的亲人, 只有----千万孤独
13齐读全诗.
14.教师范读. 齐读全诗.
七.六读古诗,读出坚强.
1.面对如此孤独的柳宗元,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想要来劝劝他.
2.你们这样劝他,其实他也是这样劝自己的.
出示: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3. 指名读.纠正后齐读.
4.引读.他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当他被贬为邵州刺史时,他告诉自己----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没有走到半路,再度被贬为永州司马时, 他告诉自己----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当朋友的噩耗传来时, 他告诉自己----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当母亲撒手人寰时, 他告诉自己----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5.虽然我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但我依然要-------
6. “不更乎其内”的柳宗元是怎么做的呢?
7. 出示:
在京城时,他从事”永贞革新”。
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兴办学校、开凿水井、释放奴仆、植树造林等。
8. 这就是“不更乎其内”的柳宗元.面对冷风冷雪,他却依然要------
9.出示:
独钓寒江雪
10. 引读.即便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却依然要------独钓寒江雪.”寒江鱼伏,钓岂可得?”冬天的鱼早已蛰伏在水底,根本就钓不着, 他却依然要------独钓寒江雪.那一系列的挫折像暴风雪打击他的时候, 他却依然要------独钓寒江雪.
11.是因为他要用这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告诉他的朋友们----------告诉那些打击他的敌人们------
12. 带着这样的感觉齐读全诗.
13.这样的柳宗元真像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真像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真像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4.让我们把这份坚强读进去. 齐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