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开始了语文教学的跋涉与耕种......
语文教学一直是一块令我倾心的园地,在这块园地中,我勤恳地耕作着。多少堂语文课上,我在教室里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品读书刊;多少个周日,我放弃休息批改作业、认真备课……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关注语文本体,回归语文本色,追求“大气而细腻、简单而丰富、干净而睿智”的课堂教学境界。在省第二届“蓝天杯”小语会课活动中,初出茅庐的我就以一节《钱学森》获得了二等奖;在武进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中,我尝试着古诗词教学,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我还对外多次开设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语文教学,已然成为了我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和专业成绩的闪光点。 我一直把“科研型”教师作为自己奋斗目标与践行的方向。我善于反思、勤于笔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共有十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论文竞赛中获奖;我所撰写的论文《这里的教育静悄悄》发表于省级刊物《黑龙江教育》;我的案例《语文遭遇非语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小学语文教师》;我的教学主张《平视: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姿态》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教学与管理》并作为封面文章作了重点推荐。我还注重在研究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积极参加各类研究活动,重组经验系统。 一直以为,幸福对我是有所偏爱的,工作仅仅四年,我先后获得了“常州市教学能手”、“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首届信息技术应用之星”、“武进区信息技术先进个人”“武进区政府嘉奖”“校综合评优特等奖”等荣誉。如今的我,还走上了学校行政的岗位,我却不敢丝毫懈怠,在教育这条平凡的路上,我奔跑着……
20101209150021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