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0年江苏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2010年12月10日下午,江苏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活动之一——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举行。常州市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胡澄宜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江苏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南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辛斌教授、江苏省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曹亚民教授、南师大高维正教授、苏州大学贾冠杰教授、南京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张海燕老师、泰州、淮安等城市的教研员、老师以及常州市部分英语教师共约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武进星韵学校的刘宝杰老师和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曹斌老师分别执教了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和6AUnit 7 At Christmas,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多元而清晰的教学目标、丰富而基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开放而扎实的教学过程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南京市教研员张海燕老师结合实例对这两节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精彩点评,她认为这是两节带领学生走向成功的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给学生正确的方向:这两节课目标明确、恰当、可测;2、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相关词汇、句型,给学生语言发展的空间,通过让学生提问等方式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3、给学生足够的阶梯:教学活动组织有层次,遵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4、给学生选择适当的资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能正确把握教材,通过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改等,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源;5、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在单词教学中通过以旧引新渗透语音知识,让学生逐渐掌握语音规则,培养了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同时一些learning tips的适时出现,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6、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给学生思考、小组练习的时间,课堂互动积极有效;7、给学生真实积极公平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用恰如其分的语言给学生客观而积极的评价;8、给学生说真话的机会:在课堂中,学生不是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而是可以表达真实思想的有意义的交流。当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在充分肯定亮点的同时,张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1、在教学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个新的语法时是否给了学生发现的机会?2、是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3、哪些活动可以更高效?4、目标如何检测?这些确实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这样一次研讨活动对两位执教的年轻老师来说也是一次磨练、成长的过程,他们敢于挑战自我,他们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得到了市、区教研员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他们不仅对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也被教研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折服,他们也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并增添了前进的动力。这两节课也真实展示了课改以来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市、区教研员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注重英语教师的双基培训,使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在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下了大功夫,先后编写了《易捷韵律儿歌》、《听读训练》、《名师导学》等系列教辅用书,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他们注重教法指导,指导教师在研究学生学习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注重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指导教师要培养学生记笔记习惯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几年来,常州教师在省、全国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常州小学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最主要受益的是全体学生,正如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辛斌教授听课后感慨:“这样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让人震撼,教师的素质好,学生的反应快,真实而有意义的互动,非常不简单,绝非一日之功!如果班级人数能减少到30人以下,效果会更好!”
省外语年会小学英语研讨活动照片及通讯(2010[1].12.10).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