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立足课堂  研究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信息时间:2011-01-03     阅读次数:

立足课堂  研究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语文教研活动组就确立了本学期的研究方向——品、读。在活动前一个月,陈雪华老师就本学期的研究方向撰写了教学模式,确立了本学期的研究计划与方案。

活动一:“神话题材”示范课,展模式雏形

开学初,陈雪华老师和黄玲华老师开了一个头,分别上了《哪吒闹海》和《嫦娥奔月》,她们均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想象着画面读”、“转换角色法”的读书方法。课中也蕴含着同年级组老师们的智慧,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同时,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也针对此节研究课进行了到位的评价和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一致指出了本次课的亮点,即指导细致入微,课风扎实有实效,没有华丽和浮夸,只有可循的方法和步骤。在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有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活动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完模式内涵

在听课之后,各年级组就语文“品读”教学的教学模式组织了有序高效的讨论会,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品读教学的体会和收获。大家纷纷表示,语文当姓,品味语言,赏读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学永远不能丢掉的中心任务。两位教师的展示,向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新成果,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引领和借鉴。同时大家也就完善教学模式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三、古诗展示课,承模式精髓

12月中旬,莫小香老师和周娜萍老师为我们的诗歌教学开了个头,分别上了四年级的《古诗两首》和二年级的《水乡歌》,她们均采用了“扶—放”的教学模式。其中,莫老师以《元日》为例教授学生通过“解释题—品字词—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来品读古诗,并让学生通过此种方法来自学《江雪》。莫老师和周老师以生动的课堂实例为教师们解决了很多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就这两堂课做出了高度评价,大家也就如何完善诗歌类的教学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评课结束后,主抓语文教学的薛博娟主任就前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小结。为了解决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薛主任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精准的概括——“教有道、学有道、做有道”,在实例的引导下,此次教研活动真正让老师们获益匪浅。

在此次教研活动成功的开展下,本学期的语文教研活动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一学期,我们将继续在“品读”教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李公朴小学  陈洁)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