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各辖市(区)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各小学科学教研组:
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已顺利完成。本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117篇。论文题材广泛,涉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课例教学主题创意、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实验器材优化组合、实验技能细致培育、探究能力综合培养、科学概念适度理解、科学规律自主建构、活动组织收放有序、媒体技术合理应用等方面,聚焦课外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区域特色科学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科技活动系列创意、开放实验室体系建构、趣味拓展实验创新、趣味科技发明制作等。其中,部分优秀论文较好地体现出教学实践创新与理性反思回顾的探索性、创新性、理论性、深刻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论文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有的论文论题过度标新立异,而论文内容却缺乏本质内涵;有的论文表达的观点、见解属泛泛而谈,既缺乏独立思考也不够深刻;有的论文内容结构松散,层次脉络含糊,文字散乱堆砌;有的论文过度注重小标题的词藻华丽和工整对仗,对论文本身的逻辑体系和思维层次缺乏思考;有的论文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一语带过,实践支撑无力;有的论文属班主任德育论文,与科学教育缺乏相关性;更有甚者,将课题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呈交,缺失研究过程和研究心得。
本次论文评比活动由常州市部分小学科学市、区教研员以及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共5人担任评委工作,经各评委独立打分、汇总排序,优选45篇优质论文获“2010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附获奖名单)。
如论文信息登记有误,可在一周内与常州市教研室瞿晓峰老师联系更正(联系电话:0519—86696791;13861263693)。
如对此次论文评比过程及获奖名单有疑问,请与常州市教育教研室主任室联系反映(联系电话:0519—86669500)。
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
2011年01月18日
附件:2010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获奖名单(排名无先后)
一等奖 |
||
题目 |
单位 |
作者 |
《试谈改进课堂提问进行学习性评价的教学策略》 |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
王继伟 |
《以学生为视点评价科学课堂》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丁国芳 |
《有效合作——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钟楼区觅渡桥小学 |
周春花 |
《追求有序高效的科学实验课堂》 |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
李文忠 |
《科学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自助餐——谈如何运用科学史于科学教学》 |
溧阳市东升小学 |
史振华 |
《如何做学生才“会说” 》 |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
徐春明 |
《用心设计 求真教学》 |
钟楼区花园小学 |
唐丽君 |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 |
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
刘 玲 |
《常葆孩儿心,善作点灯人》 |
天宁区中山路小学 |
李 波 |
二等奖 |
||
题目 |
单位 |
作者 |
《把科学课堂打造成生动的“教学场” 》 |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
龚莉娜 |
《自由——科学课堂的极致追求》 |
溧阳市文化小学 |
张金福 |
《回归粗糙 贴着地面前行》 |
金坛市建昌小学 |
吴建平 |
《在“过程”中演绎精彩》 |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
钱 芸 |
《合理选材 有效利用——〈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
新北区国英小学 |
陈雨薇 |
《这节课为什么失败了》 |
钟楼区觅渡桥小学 |
吴 燕 |
《精于心 简于形》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
杨慧霞 |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三次教学设计》 |
常州市蓝天实验学校 |
张莉仙 |
《利用乡村资源,活跃课外探究》 |
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
黄海波 |
《精彩追问成就高效课堂》 |
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
朱瑶池 |
《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个性发展》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钱晓英 |
《为了学生自由的成长和呼吸》 |
金坛市河头小学 |
王 晖 |
《让学生理性思维在科学探究中飞扬》 |
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
杨慧霞 |
《引领学生科学探究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
钟楼区谭市小学 |
吴 丹 |
三等奖 |
||
题目 |
单位 |
作者 |
《让课堂教学因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而精彩》 |
溧阳市平陵小学 |
史青华 |
《“冷课”教学的别样魅力——〈生态平衡〉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钟楼区勤业第二小学 |
徐霖娜 |
《追求真实有效的科学课堂》 |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
戴辉文 |
《让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 |
武进区卜弋小学 |
吴建春 |
《追问,科学课堂的催化剂》 |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
章丽红 |
《于繁华处寻本质》 |
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 |
夏 红 |
《别让材料“绊住”探究活动的“脚步” 》 |
天宁区博爱小学 |
吴 萍 |
《科学课应回归科学教育的本质》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谭 夏 |
《有效引领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的研究》 |
金坛市常胜小学 |
杨蓉凤 |
《从省教学能手下看新课程下对小学科学教师实验能力的要求》 |
天宁区红梅实验小学 |
陈文佳 |
《意义依赖于联系》 |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
孔 艳 |
《做好小实验,发挥大作用》 |
戚墅堰实验小学 |
顾萍华 |
《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材料的来源探究》 |
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
柳国良 |
《基于儿童的“趣”,提升探究的“理” 》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冯茹霞 |
《生活 让科学教学“活”起来》 |
钟楼区清潭实验小学 |
姜筱秋 |
《读懂教材上好课》 |
新北区新北区孝都小学 |
左文飞 |
《浅谈实验课的用“材”之道》 |
金坛市城西小学 |
邓迎春 |
《浅探促进高年级学生有效交流的策略》 |
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
吴亚芬 |
《上科学课你做学情分析吗》 |
钟楼区五星实验小学 |
许 静 |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与评析》 |
钟楼区谭市小学 |
吴 丹 |
《处理教材的立足点:以生为本》 |
武进区星韵学校 |
徐小军 |
《〈食物的消化〉课堂实录与反思》 |
天宁区雕庄中心小学 |
朱 琴 |
2010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结果公示.doc
2010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结果公示(扫描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