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程序及内容
竞赛共分三轮:
第一轮:上课。比赛选手有四个小时的备课时间,主要考核教师独立进行前30分钟教学设计以及综合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二轮:说课。比赛选手带着上课的成绩继续进行说课比赛。在一个半小时的准备后进行十分钟的说课。主要考核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并根据解读制定符合年段特征及学情的教学目标及适切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及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轮: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经过前两轮的比赛,出线教师进行第三轮的考核。考核要点为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读、写及为教学所用的才艺素养。
在三轮竞赛中,上课占60﹪,说课占20﹪,朗读占10﹪,粉笔字和才艺各占5﹪。
竞赛结果
一等奖 局小 卢赟 二实小 马艳芬
二等奖 二实小 徐洁 局小 杨丽铭
三等奖 蓝天 陈怡 杨金花 实小 李玉 蒋娜洁
竞赛共分三轮:
第一轮:上课。比赛选手有四个小时的备课时间,主要考核教师独立进行前30分钟教学设计以及综合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二轮:说课。比赛选手带着上课的成绩继续进行说课比赛。在一个半小时的准备后进行十分钟的说课。主要考核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并根据解读制定符合年段特征及学情的教学目标及适切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及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轮: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经过前两轮的比赛,出线教师进行第三轮的考核。考核要点为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读、写及为教学所用的才艺素养。
在三轮竞赛中,上课占60﹪,说课占20﹪,朗读占10﹪,粉笔字和才艺各占5﹪。
竞赛结果
一等奖 局小 卢赟 二实小 马艳芬
二等奖 二实小 徐洁 局小 杨丽铭
三等奖 蓝天 陈怡 杨金花 实小 李玉 蒋娜洁
三、语文教师基本功情况
本次局属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历时三周,尽管刚过寒假,但从赛事的准备到选手的比赛状态可以看出,各校对于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已经处于常态化,平时的稳扎稳打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8位青年教师沉着冷静,在三轮比赛中赛出了水平与风格:课堂互动亲切自然,扎实中不失灵动;说课环节板块清晰,章法中各有创造;朗读、粉笔字、才艺各有特色,尽显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从本次大赛中,我们也能看出青年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现状:
优势:统观三轮比赛,我们发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立场强了,走教案的现象少了。教师在课堂的整体推进、资源的捕捉与利用、课堂评价的导向都能基于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困难,少了走教案的痕迹。对于年段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支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情境中学语文的同时切实关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低年级的随课文识字教学、高年级的词串教学等,在立足文本特点的同时又增强了趣味性、运用性,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呈现了常州小语教学的特色。
说课环节中解读教材、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强了,零敲碎打的现象少了。随着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的常态化,教师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通过培训及比赛,教师在短时间内解读教材,设计块状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教师对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及适切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目标意识的引领下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教学板块,将课说清楚,说生动,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情境再现课堂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夯实了基础素养,彰显了语文教师的特色。从进入决赛的四位选手身上,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优秀的基础素养: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各具特色的正楷粉笔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的艺术修养无不显示着语文教师的文学艺术底蕴及学科素养。
不足:
在前30分钟的设计中是重感悟文本内容,还是重感知及运用有待权衡。课堂教学比赛要求进行前30分钟的教学展示,不同的年段,前30分钟的教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忽略字词教学直入文本或者重视字词教学脱离文本都会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缺失。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不偏不倚,发挥前30分钟教学最大的价值,也是本次大赛带给我们的思考。
说课的整体把握能力强了,教学活动的细化及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大赛的节奏短频快,容不得有细细斟酌的时间,选手通常要很快确定教学思路,划分教学板块,但是如何细化重要的教学活动,如何通过语言再现这个情境,需要教师有明确的目标,条理清晰的教学思路,而如何使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成为亮点,教师设计既适切又新颖的活动才是关键。
朗读如何定位,才艺如何设计有待思考。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好的朗读?朗读不是播报,因为其中蕴含感情;朗读不是表演,来不得矫揉做作。朗读应该是读者与文本的人文统一,需要有技巧,但读者通畅的语流、自然、大方、真情的流露更是朗读的生命。大赛促进了我们对朗读准确定位的思考。另外,语文老师的才艺,应该分为“才”和“艺”两方面,“才”应该是能为教学服务的,“艺”是让才更具有观赏性。有些选手还固定在单纯的才艺展示上,殊不知,精心的设计才能焕发才艺的光彩。
努力方向:
(1)继续锤炼教师独立备课的能力,促进教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段文本特点及年段目标的清晰,以及对其育人价值的挖掘,提高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切实匹配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及细化教学活动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教师说课的能力。如何将备好的课如课堂情境般呈现出来,这需要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清晰的思维,青年教师要学说“说课语言”。
(3)练好基本素养,提高艺术修养。从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趋势来看,只会上课、说课还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多面手”,既要练好听说读写,更要“文艺相通”,用提高艺术修养来促进学科素养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
本次局属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历时三周,尽管刚过寒假,但从赛事的准备到选手的比赛状态可以看出,各校对于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已经处于常态化,平时的稳扎稳打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8位青年教师沉着冷静,在三轮比赛中赛出了水平与风格:课堂互动亲切自然,扎实中不失灵动;说课环节板块清晰,章法中各有创造;朗读、粉笔字、才艺各有特色,尽显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
从本次大赛中,我们也能看出青年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现状:
优势:统观三轮比赛,我们发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立场强了,走教案的现象少了。教师在课堂的整体推进、资源的捕捉与利用、课堂评价的导向都能基于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困难,少了走教案的痕迹。对于年段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支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情境中学语文的同时切实关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低年级的随课文识字教学、高年级的词串教学等,在立足文本特点的同时又增强了趣味性、运用性,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呈现了常州小语教学的特色。
说课环节中解读教材、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强了,零敲碎打的现象少了。随着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的常态化,教师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通过培训及比赛,教师在短时间内解读教材,设计块状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教师对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及适切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目标意识的引领下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教学板块,将课说清楚,说生动,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情境再现课堂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夯实了基础素养,彰显了语文教师的特色。从进入决赛的四位选手身上,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优秀的基础素养: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各具特色的正楷粉笔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的艺术修养无不显示着语文教师的文学艺术底蕴及学科素养。
不足:
在前30分钟的设计中是重感悟文本内容,还是重感知及运用有待权衡。课堂教学比赛要求进行前30分钟的教学展示,不同的年段,前30分钟的教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忽略字词教学直入文本或者重视字词教学脱离文本都会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缺失。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不偏不倚,发挥前30分钟教学最大的价值,也是本次大赛带给我们的思考。
说课的整体把握能力强了,教学活动的细化及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大赛的节奏短频快,容不得有细细斟酌的时间,选手通常要很快确定教学思路,划分教学板块,但是如何细化重要的教学活动,如何通过语言再现这个情境,需要教师有明确的目标,条理清晰的教学思路,而如何使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成为亮点,教师设计既适切又新颖的活动才是关键。
朗读如何定位,才艺如何设计有待思考。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好的朗读?朗读不是播报,因为其中蕴含感情;朗读不是表演,来不得矫揉做作。朗读应该是读者与文本的人文统一,需要有技巧,但读者通畅的语流、自然、大方、真情的流露更是朗读的生命。大赛促进了我们对朗读准确定位的思考。另外,语文老师的才艺,应该分为“才”和“艺”两方面,“才”应该是能为教学服务的,“艺”是让才更具有观赏性。有些选手还固定在单纯的才艺展示上,殊不知,精心的设计才能焕发才艺的光彩。
努力方向:
(1)继续锤炼教师独立备课的能力,促进教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段文本特点及年段目标的清晰,以及对其育人价值的挖掘,提高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切实匹配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及细化教学活动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教师说课的能力。如何将备好的课如课堂情境般呈现出来,这需要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清晰的思维,青年教师要学说“说课语言”。
(3)练好基本素养,提高艺术修养。从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趋势来看,只会上课、说课还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多面手”,既要练好听说读写,更要“文艺相通”,用提高艺术修养来促进学科素养的提高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