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英语>>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对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
信息时间:2011-03-17     阅读次数:

胜日寻芳

----杭婷老师市级公开课报道

2011311下午,全市七年级的英语老师们齐聚钟楼实验中学,在市教研室刘芸老师主持下,开展了一次教学交流活动。我校杭婷老师为大家奉上一堂精彩的综合技能课,精心设计的教学情节、丰富的活动形式,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着优美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去。虽然教材内容比较浅显,但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生活环境中提炼素材,结合学生最感兴趣的旅游话题,从北京的故宫到常州的恐龙园,频频唤起他们对美的感受,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合作交流平台中,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语言输出机会,语用能力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得到提升。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宽广胸怀。

下课后,与会的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芸老师、清潭中学的李雪彬老师、常州市实验初中的刘黎敏老师对这节课做了精彩、实在的评析,为我们如何在英语课上恰当处理教材,提高各项任务活动的有效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

事实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调动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一直是我们在探索的话题,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1)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取材能否符合学生的“口味”很重要。

教师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是不是真正学生熟悉的且有兴趣讨论的话题,不能教师一厢情愿,比如话题难度适不适合学生现有水平?选材时要做点实际调查,我们要从学生角度掂量掂量:他们喜不喜欢这个话题?所选话题能不能引发他说的动机?对选中话题他有没有可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余地?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内容占的比例多还是少?需要提供哪些信息?提供到哪种程度?……当我们把问题考虑周到了,就不怕课没人感兴趣。而兴趣是达成一节成功的课的主动力。

2)清晰描述任务有助于保持课堂互动积极性。

在布置或传达任务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便于让学生理解下面要做什么,普通生源学校的大多数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中的长句的接受能力比较受限制,如果老师选择词汇生僻词过多或过于啰嗦的表达,学生的兴趣会在冗长的叙述中慢慢消沉下去,或者因为摸不透你的意思而变得小心谨慎,产生思想负担,导致全场的气氛渐渐冷却,直至没人敢举手发言。而这节课以旅游活动中旅行社宣传自己的旅游路线贯穿始终,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任务比执行任务难度大,老师布置任务活动时,所选用描述语言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因此学生在执行任务时,知道要做什么,就不会显得犹豫不决或不敢回答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合理选择任务描述语言有助于延续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3)给一个支架,便于学生达成更高的目标。

这节课中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运用“脚手架”,把学生的能力从现有水平引导到更高的水平。刘芸老师和李雪彬师对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脚手架”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以旅游为主题的各项活动中,老师设置话题任务,或先行示范,或启发引导,再由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去合作或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细心的同学会验证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在自信的状态中,集中注意力调动已有知识解决想要表达的内容。“脚手架”使学生在教学中摆脱单纯凭记忆与背诵来完成任务的层面,使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事实上,教学中时时记得给学生一个梯子,等于排除障碍,使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得到顺利提高,同时使自尊心得到保护。

4)把握主题,情感提升

在如诗的画面,与春意盈盈的乐曲中,师生吟诵着如画的英文小诗,结束了这节课。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笔,把整节课升华到另一个层面------从知识习得提升到情感高度。

虽然课只有45分钟,留给我们的却余味悠长,就像这个春天,留给人的总是希望。

钟楼实验中学 杨濛

2011313

 
unit2integrated_skills.rar
pics.rar
背景视频.rar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