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
溧阳市第二中学 杨洲
初秋的早晨总是这么飘渺虚无,惹得人心里一阵发毛。曾几何时,抱着“守未竟,即赴死’’决心,公然挑战师长的权威,怒斥诗仙的恣情放纵;曾几何时,端着“心境平旷貌玲珑”的神威,俯视滔滔江水,大肆赞扬区后的报国坚贞。可回头前瞻。却猛然忘却着自己的一无是处、忘却了历史,被匆匆流过的四季吞噬——季节交替着掩埋了泛黄的岁月。
误入桃源春潮起
陶渊明一席白袍,泛舟河上。自嘲为渔人,可大长袍的书卷气背叛了他。碧波淼淼,竹舟轻快地前行,溅起的水花把它送往了桃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何曾来过这种境地,春天的弥漫着的粉红桃香,让他回忆起了已逝的爱恋,也让他看到了余生的归宿。诚然世间不是所有的人都等待脱离世俗,但像渊明这样急切寻找心灵归属的隐士,也绝非他人可及。
陶渊明把桃源的春天留给后人去寻找,却“遂无问津者。”难道都已沉浸于“春天”了么?
金戈铁马夏已逝
风波亭外,一个人仰天长啸,结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天下人便齐齐痛哭。其实那朽木般的金銮殿的谵角上,早已勾勒出岳飞跪地的雏形,只是没有想到来得那么块……
“精忠报国”渐渐凸显在他那宽阔的背脊上——那是曾经扛起一方边疆的雄肩。殷红的血液把天际都染红了,一阵锥骨的痛。而奸臣却在莺歌燕舞着。即使不是夏天,也分外灼热。
哪个时代不需要岳飞这样的忠诚子民?否则,夏天的瘟疫恐怕早已蔓延……
停车坐在秋枫落
“嘶——”奔马的吼。杜牧走下马车,深陷的眉骨中英气不再,露出一丝苍凉。落叶簌簌地飞舞着,吹散了他的长发。细腻的手将乱发盘起,晶莹的泪珠浸湿了脸庞。
“已经多久没有看到落叶了”杜牧慨叹,“如今的我,也已是欲坠的黄叶了。”话音落下,一阵殷红便幽幽袭来,枫叶将她的美丽全部献给了这个失意之人,激起杜牧心底的波澜。
——“枫叶亦可二度辉煌,吾又有何不可?”杜牧反问。于是他捷步踏上马车,匆匆下山,留给枫叶一地的卷土,枫叶笑了。
家祭告翁冬催泪
“吾儿跪下”憔悴的陆游振臂一挥,叫住了痛心不已的一双儿女,“国已破,山河落。待到南北归元一,勿忘告乃翁!”陆游从此闭上了疲惫的双眼,这位忠臣也该歇歇了。
赤子之心,天地可鉴。陆游将他的一生奉献于国家,却遗憾地没有等到结局就已匆匆离去。他也曾想收复失地,只是这待睡的眼已容不得他将泪水再次流下。严冬……漫长的严冬,刺骨的风……
季节交替,历史往昔毫无还手之力,束手就擒吧。再大的丰功伟绩,季节也足以淹没,华丽的光辉已朽,而如今的故事也渐渐淡漠l
让季节悄悄地交替吧。
初秋已变作寒冬。
点评:
本文作者出手不凡,单见四个小标题,便有一种别样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文学与历史的气息,氤氲着岁月流逝的伤感和一个细腻多情的少年对英雄的追随。跟随着小作者追忆的脚步,我们和他一起展开了充满情味的怀想:在春天寻觅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在夏日里有着丧国之痛的岳飞、在秋风中感受枫叶美丽的杜牧、在严冬怀着国愁家恨离开人世的陆游……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景浓缩在四段铭心刻骨的历史事件里,引起我们的沉思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猛然发现季节里含着丰富的哲理。本文语言极其简洁而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二十四中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