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师生园地>>学生成果>>文章内容
双目合,视乃得——2010年常州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作文比赛获奖作文选9
信息时间:2011-03-24     阅读次数:
 

目虽有神,观四方,赏八面,可见初日彤彤,古松翠滴,浮光跃金。但常驻其表层,仅依目,难识其实质,难明其道理也。故曰:双目合,视乃得。

无限风景,尽于世外。

东晋陶渊明也,隐居田园,远离尘嚣。与山水相伴,与花草相依。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显其怡然自得之生活。

安必留于官场,乃知世故?非也非也。先生居世外,寻心中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髻,怡然自乐。此景此情,岂不妙哉?

不以双目,也得见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俨然天上人间之美景。

无限美景,尽于心头。

东坡先生仕途失意,但其胸怀似海,眼界如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留心头之美景于世人。其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每恩及此,吾甚敬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仕途无景可赏,心中自有美景。东坡先生苦中能作乐,乃追寻人生之高境界,异于只求金银者。

不以双目,也得见青山绿水,繁花芳草,俨然如痴如醉之美景。

若夫辛弃疾辞官场,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至若范仲淹展抱负,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仁人早已寻其人生之胜状,而非止步于目。

令人之身也得寻此理。

无限美景,尽于脑海。

海伦·凯勒,人人敬之。其自幼失明失聪,但其未自暴自弃。摸盲文,知世界,废寝忘食,指尖出血,未曾言苦;披星戴月,臂膀疼痛,不曾言弃。夏日汗流浃背,如雨下,不停歇;冬日手脚冰冷,如霜雪,不止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寒窗十余载,其奋斗终迎硕果,自传广受热捧,十岁小儿皆必知必读。人生如顽皮小儿,给予沉重打击之后,定会指引方向。

不以双目,也得见人生风光,美景层出,俨然心有小宇宙也。

无限美景,尽于自身。

谈及余自身,心中也有一番感慨。余年幼寡言,不擅交流,常闷于心中。重成绩,以分为宝。尝只得分七十,泪如黄豆,滚滚而下。师曰:“只看分,不知错,日后益难成大器。”愚省身,明其意。复记起,愚尝不愿学。愚母落泪。父教愚写学习之苦,乃写三十余条。父令愚再读学之劣处,写学之乐。愚一怔,学之苦实则皆为乐。

不以双目,方得见实质也。

遥想古今中外,榜样无数。仁人皆寻得其人生之美景,而非止步于目。眼前有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终将消逝。亦难作乐于其中。然心中怀天下,容四海,视于心,方可品悟真谛,亦可享乐于其中。

心容万千,星球释耀,山川秀丽,古树参天,花团锦蔟,锦鳞游泳。鸟之鸣啭动人,草之无私服人。

人生只有懂得“双目合”,方能真正体验视之得。明其意者,手益终身。妙哉妙哉,双目合,视乃得。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