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八年级下册课件>>文章内容
盲人看(同题异构1)
信息时间:2011-04-18     阅读次数:
 

一、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文章语句学习如何精心描写细节。

二、教学重点:

1.抓住文章的语句分析作者如何描写细节

2.运用课堂所学精心描写细节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让人觉得生动形象,从而使人印象更深刻。” 好文章所以能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让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名家名篇《我的母亲》的一个片段,你能说出作者运用什么人物描写的方法吗?

生:语言描写  “打得好”

动作描写  “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心理描写“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

这里如果有学生说:“泪如泉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母亲的伤心。纠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细节时运用修辞,使得文章更加精彩。

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母亲既希望儿子能成才,又不希望儿子受罚的矛盾的心理。这画面具体可感,打动着我们。这就是细节。点击细节概念ppt。它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展开细节描写呢?今天,我们就以名家名篇《盲人看》为例,来学习精心描写细节。请同学们打开读本122页。

(二)新课

1.佳作欣赏,畅所欲言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圈点勾画并仿照示例进行分析。

示例:跟儿子过马路

“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 动作描写,写出盲人父亲对孩子的爱和信任,非常自然地表现出盲人的幸福生活。

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的精彩细节并做好点评。

学生读课文、思考。

同学们阅读、思考的非常认真。你找到了哪些精彩的细节?

学生发言:

1)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

接孩子时的动作描写。“倚着”、“站着”看出他在等待孩子。“从不张望”看出他是盲人。

:用动词抓住人物是“盲人”的特点写作,非常准确。

2)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马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以走……

接孩子时的动作描写。盲人父亲怕孩子在过马路时发生危险,所以,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马路”、“没有车轮声”、“才可以走”这样,一个看不见孩子的盲人,却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出对孩子深深的父爱。

:动作描写能深刻地表达盲人父亲对孩子的爱。

3)他先是平着指肚儿,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

做买卖时的动作描写。动词精准,描写非常细腻,写出了盲人是一个细心的人。

:读来这样的画面就好像在我们的眼前一样。

4)他说着,用手捉住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带领妻子游览公园时的动作描写。盲人确实在用心观察着这个世界,用心感悟着世界的变化,:是啊,盲人用心感悟到:树虽老,但仍能长出新芽;人虽盲,但仍能用心观察。

5)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

被我责问时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不但简洁,更是抓住了盲人眼睛的特点写作。语言描写真实感人。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平生连萤火虫尾巴般的灯光都不曾看见过的盲人却时时在为明眼人的光明着想,这该是一颗多么闪光如炬的心啊。

6)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

 “锈蚀”一词充分表现出盲人的生活艰辛,连卖艺时盛放钱币的盒子都是用了很久已经生锈的破罐头盒。

:能从“锈蚀”一词看出如此内涵,看来作者确实经过斟酌。

7)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心理描写,我为我没有理解盲人而无理指责他而感到后悔。

:“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可见我对盲人的误会很深,当我明白他的苦心后才会感到后悔。

8)一天晚上,我回家时一下公共汽车,黑夜就包抄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停电时给人漆黑一片的感受。

:“包抄”原指绕到敌人侧面或背后进攻,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语更生动形象。

9)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

10)烛捻一点儿也不亮,小得像个萤火虫尾巴。

11)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火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

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光线的微弱。

12)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

“亮如秋水”除了运用比喻以外,本身还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男孩眼睛的清澈。

师:用词相当有表现力。

13)终于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

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关爱”,并亲身实践着,把自己的爱传递给父亲。

过渡:同学们找到了许多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通过描写细节,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替人着想、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的盲人。由此,我们知道,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描写应该:突出主旨,展现人物。

我们仔细回味作者描写盲人的语句,会发现,在这些描写中,作者充分运用人物的听觉、触觉,紧紧抓住人“盲”的特征来写作。

所以:细节描写时应该:抓住特征,精雕细琢。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精彩纷呈。

所以:细节描写时应该:巧用修辞,引人入胜。

丰富而生动的词汇,能最大限度地活跃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使文章血肉丰满,更易感染读者。

    所以,细节描写时应该:锤炼词语,增添文采。

2.同学们,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往往是突出中心的重点。我们知道,内在的心理,除了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还可以自我表白。请同学们选择文中某一细节展开想象,按照要求进行扩写,150字左右。

写作要求:

1)任选角度:a、描绘人物心理的细节

b、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细节

2)适当选用修辞手法

学生写作8--10分钟。

看同学们奋笔疾书,同学们一定文思泉涌,那接下来,我们共同欣赏几幅作品。要求:认真倾听,对照方法加以点评。

请同学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3.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精心描写细节,知道细节是服务于中心的。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记住:细节描写,是作文成功的点金术!

 

四、作业:

请同学们选择题目完成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A《老师也“潜伏”》

     B《我们班的“拖拉达人”》

 

 

 
盲人看(同题异构1).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