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下午,常州市小学英语学科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在常州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虽然室外天气闷热,但听课教师依旧热情高涨,并不宽敞的阶梯教室里挤满了来自全市的近三百名小学英语教师,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首先由来自戚墅堰实验小学的李老师和常州市实验小学的张老师分别执教了4B的第八单元《Open Day》。本单元主要内容是there be句型的教授和校园内场所的介绍。两位老师都是进行的第一课时的教授,但对教材进行的不同处理显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学生也有着不同的收获。
随后,两位上课老师进行了说课,而所在教研组的老师亦对此次研究主题介绍了教研组的一些做法。紧接着来自武进星韵、丽华二小、华罗庚小学、局前街小学的四位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节课都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情景创设中捕捉能力的起点,从生活出发,立足自己的校园生活,学生充满着学习的兴趣。两位执教老师能从利用学生的旧知引到新知,新知的呈现依赖于旧知的导入,使新知的学习真实而自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李老师注重了新旧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单复数名词的使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进行用法归纳;注重开发教材,注重对话的完整性,学生在自然地对话,在生生练习中请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律,帮助知识的提炼掌握。张老师过硬的口语和灵活丰富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评价饱含热情,注重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教室,学生觉得很新奇有话可说;利用map创设的情景和开放性问题的抛出都有一定的深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而学生丰富的答案又成为课堂中新的资源。
在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时,主持人梁小红老师谈了自己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的插曲:利用闷热的天气,与学生共读儿童英文绘本《Hot summer》。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都靠教师挖掘与发现。
最后,市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黄老师强调了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对上课、评课的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都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实际生活展开,开放性设计和弹性设计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维发展的空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课堂从控制性到半控制性,再到开放性,降低了学生的焦虑;对资源的认识不仅关注物,也关注人,特别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短短几个小时的活动结束了,但大家似乎意犹未尽,会后老师们依旧三三两两在讨论,是的,聆听窗外风给了我们不同的观察视角,老师、专家的点评给了我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同课异构给了我们别样的精彩!
P.S. 随文附上研讨会的相关资料。另,实验小学张佶老师的课件资料因工作原因过一段时间后上网,敬请各位老师谅解。
教研组发言稿.rar戚实小李叶.rar实小张佶.rar同题异构评课稿.rar教研活动报道照片.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