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区:东方小学举行习作研讨活动
11月29日 上午,“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共同体现场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举行。上海新基础教育中心的吴玉如教授、常州市新基础第一责任人金东旭主任、区教研室教研员李德平老师、研究共同体的各校老师及东小的语文老师齐聚在报告厅,进行习作专题的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围绕习作专题展开,周国琴老师进行了作前指导《做桂花糕》,陆毅老师进行作后讲评《一次_____的实验》。这两节研讨课,都体现了东小学科整合的意识。两节课的作文素材,都来源于学生部、科学组组织的科技节的活动,语文教师在科技节活动中敏锐地捕捉习作素材,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同一活动,不同年段的习作切入点不同,提升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根据本年段学生特点,找准习作训练点,深层挖掘活动价值,将语文学科与学生部活动相整合,与科学学科相整合,努力做到学科间的融通。其次,将专题研讨与课题研究相整合。朱华峰老师领衔的校级课题《小学生中高年段习作教学情趣化的策略研究》,活动作文,是课题研究中的重点。因此课题组成员与中高年段备课组老师一起参与备课、磨课,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
课后,专家和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金东旭老师从习作情趣化,提出了三个着力点:着力创设有情趣的生活,着力创设有情趣的课堂,着力陶冶有情趣的心灵,并对东小学生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予以肯定,希望通过教学合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生活情趣的人。金老师还结合课例,从开渠——打开体验、观察的视角,织网——找到多角度观察体悟的联系,刨坑——找准再现情境的方法,搞清情趣和技能的联系三方面进行点评,让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吴玉如教授进行总结性发言,她认为,通过这次研讨活动,看出大家做新基础研究越来越深入,也看到了东小语文学科研究的日常性,看到了研究的过程和力度,并建议给学生更多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习作的乐趣!(文:王文静/图:成丽霞)
20131210064657936.jpg
20131210064658995.jpg
201312100646582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