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考核评价>>试题精选>>中考专题>>文章内容
常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卷(七)
信息时间:2013-05-24     阅读次数:
 

6自作家莫言1011诺贝尔文学奖起,莫言热迅速席卷社会,莫言效应已经快速催生出一座座经济金矿。然而,“消费莫言”反映出了社会的一些喧嚣与浮躁。请你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消费莫言”的含义。3分)

材料一: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莫言获奖当晚,当当网已迅速推出莫言专题,在图书频道打出显眼广告,“2012年莫言”红色的字体极具视觉冲击力,将莫言的所有作品集中“打包推介”。卓越亚马逊网站在图书专区也开辟了“热烈祝贺莫言喜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板块,几乎莫言所有的图书都被打上“人气”的标签。

材料二:有报道称莫言10年前的手稿飙升至120万元;签名书在网上加价售卖,例如《透明的红萝卜》要价已达10万元;家乡要重修莫言文学馆,发展红高粱文化旅游…… 

材料三:网上继续曝出各种越走越远的消费莫言现象:风水先生也来搭便车,考察莫言旧居称之为“一块风水宝地”; 在淘宝网上,有店主挂出了以“莫言同款”为名出售的服装,还出现了特别标注“莫言故乡”的“高密火烧”和烤鸡;某白酒网站打出广告语称“莫言作品多有对中国白酒的描写,可以说,白酒是他文学作品里的一种文化象征”。

答: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8题。(5分)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先辈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不论在哪个朝代,节俭总是被看作持家立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一种应该代代相传的美德。

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出现了一种奢侈和浪费的不良行为;对于身边的事物不懂得去珍惜和节俭。有的还浪费金钱去追求名牌商品,不珍惜自己身边的物品,过度地浪费。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我们成长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好节俭这一种美德。节俭的人,过的是洁白朴素的生活,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很难想像,一个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人会有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种崇高美德。

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尤其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让其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把我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

                                                     选自《中国剪报》

 
常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卷(七).doc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