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常州市教育教研室期初发文宣贯,并于本学期末组织举行了全市小学英语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本次比赛分区、市两个层面推进,12月初各区教研室组织了区内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12月底市教研室在各区比赛的基础上组织评委组抽取部分学校进行了第二轮市级调研。现将本次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综述如下:
整班朗读:美人之美,我能行
经过近一学期各区教研员、各学校行政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次整班朗读调研整体情况较好。
绝大多数学生朗读时能准确模仿,语调自然,语音、重音和节奏正确;情绪饱满,声音洪亮、和谐;拿书快、静、齐,坐姿和捧书的姿势整齐、到位;学生有意识根据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而选择不同的语气朗读,尤其是Cartoon time部分,学生朗读语调优美,有一定的语言感染力,部分学校的学生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文本续编,富有想象力。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外来工子女居多的小学的整班朗读(市级调研的学校大多为这样的学校)。如果光听孩子们地道、纯正的朗读,我们绝对无法相信他们大部分是外来工子女,有的甚至说中文都有浓重的方言口音,更无法想象他们的父母来自祖国的各个乡村城镇,根本听不懂英语更不要说给予孩子相关的语音指导。的确,Like teacher, like pupil.老师们日常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学生对磁带的模仿和升降调、重读符号的朗读技巧轻车熟路,几乎可以脱口而出,也正因为此,在这些学校,学生英语素养的高低已经不取决于学生家庭背景,而完全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和倾情付出。
口语交际:各美其美,你能行
相较于整班朗读而言,口语交际对孩子们的要求更高,需要能根据主题综合、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更需要学习小组搭档两两配合、合作完成。因此,区域、学校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市、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班级的分组都基于同桌合作,也有部分班级采取了异质分组,其中以好差组合居多。整体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和同伴合作,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合作意识强。尤其在异质分组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占据主动,并能在对方交流停顿时能够主动发起话轮,开展交际。在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语音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充满自信,交际内容在3个话轮以上;部分学生对话中还能根据“剧情”需要,添加适当的肢体语言及表情;部分学校还专门为学生制作了小道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有话可说,有境可演;还有部分学校的学生能主动和评委老师打招呼并先介绍自己,再开始小组口语交际,体现了任课老师日常较好的人文渗透。市级调研中,部分学校的口语交际表达丰富,学生表现欲强,所编对话高于本年级要求,能将Welcome to our school. Can I help you? Here’s your change. You’re welcome. Sit down, please.等课外表达灵活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体现了学生较高的综合语用能力。
在区、市两级比赛中,一些优质学校仍然保持一贯领先的位置,但更令我们惊喜的是有一些在该区域内生源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也名列前茅,如钟楼区荆川小学、天宁区丽华三小、新北区魏村小学、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礼嘉中心小学、金坛唐王小学、指前小学、茅麓小学、溧阳古渎小学、河口小学.等。这与校方和教师的一贯努力和充分重视此次调研工作有关。此外,一些校领导和教研员基于对于口语调研的正确认识而表现出来的大气和远见令人敬佩。如戚区东方小学的魏校长就明确表示,希望被抽到参与市级调研是最弱的而不是最好的班级,希望借助于这次调研能够充分发现问题,促进教师积极反思,提高教学。他们更关注的是评价对于日常教学的检验和反拨而非仅仅是评价的结果,而这恰恰是本次比赛和调研的主旨之所在。
当然,我们也在组织、观摩本次口语交际比赛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重视,群策群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
1.学生层面:对话交际性不强
对话交际考查的初衷就是考量学生在给定情境下(都与课文所学内容相关)如何开展交流并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有机提取和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进行交际,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某一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词汇开展交流,但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灵活运用本学期内容开展合理地得体的交际,语言运用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但部分学校整班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是在两人一组分角色背课文,不存在交际性。这样的操作有悖于我们组织这次口语交际比赛的初衷。如其中有一样一个回合的对话:How much? 所有答案都是Ten yuan.有的学生似乎不太理解所用句子的意义以及不完全明白这些句子在什么场合使用。如征询对方吃什么时一上来就问What about a cake?其实这句话的使用应该有前提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是不单独使用的,一定得有上文的,在述说了某一事情之后,转向另一事物时,才用到这一句式。再如,一学生问Who are you?另一学生回答Thank you.其实问的学生把Here you are.跟Who are you?混淆了,而答的学生根本没有仔细听,只是把自己的台词说完拉到,完全没有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交流的意识。在调研后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规定动作”也并不满意,认为限定了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是三年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学校孩子在面对评委或摄像机时进行口语交际时,表现过于紧张、拘谨,影响了正常发挥。这一方面是各级口语考查的方式缺乏充分的学生立场。如,考场的设置过于庄重,考查的形式过于严肃,评委老师欠缺关照性的语言,摄像机的摆放过于显性,学生缺乏班级同伴的鼓励;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这样的交流和展示的训练机会,所以在这样的考查氛围中更容易缺乏自信。
2.教师层面:教学开放性不够
部分学校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语言机械贫乏,日常所学似乎仅局限于书本和教材,表演时也不够自然,明显受拘束放不开,可以推断教师的日常教学缺乏给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交际的机会.知识教学多,语言交际少;且教学中缺乏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留给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也较为贫乏。
同时,部分教师的应试思想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儿童立场意识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不了解口语比赛的背景和长远目标,也没有认真研读市网、区网关于《三年级口语测试各题型要求及评分标准》文件要求,把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用在了口语比赛上。事先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统一模式死记硬背下来,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这样的做法,将学生变成了容器;将得体交际变成了机械背诵;将口语评价与日常教学割裂。过多地强调了口语评价的甄别功能,也未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以及语言学习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口语评价:美美与共,大家行
著名学者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经过本次区、市两级的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我们不难看出,坚持学生个体美与追求班级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口语交际中同伴之间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整班朗读中学会包容和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首先,我们需明确课标中小学生“语音”的分级标准,熟悉语音项目表,教师也要练好自己的发音,上课前多模仿录音,做到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学会如何正确发音。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好语音教学,新授时发音示范要到位,要强调学生听清了再说,要帮助学生感知重音、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没有语感基础,有的只是中文的发音习惯。教师对于新单词或者新句子中的新词还是应该清晰地呈现发音,并且要示范到位。教师示范发音的时候保证全班同学静坐听清发音,看清老师的口型,之后再模仿。要注意先入为主的实效。如果孩子在新词学习伊始就没有发音到位,那么之后要纠正是很困难的。而对于每个单元中单词发音的难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进行充分预设,然后示范到位,指导到位,并且要进行摸底和检测。即要有学生个别朗读,学生一定数量的个别朗读之后教师便可了解学生发音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
第三,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的课文朗读方法,要读对、读好。读对是指发音到位,读好是要注意升降调、重音、停顿等语音现象。三年级朗读中有的班级出现了拖音,还有的一字一字清清楚楚,没有强弱之分,更勿论连读爆破。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升调、降调、重读、弱读、连读、重音、失去爆破等,并进行正确示范和讲解,这样学生会在朗读中找到感觉,掌握方法,英语朗读会变得更有底气。每单元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都要引导学生听录音标上语音语调,然后在平时的朗读中注意模仿到位。同时指导句子、语篇朗读技巧时一定要开展个别读。个别读和个性化的指导会使朗读者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朗读内容。教师如果平时注重指导,并逐句过关。长期坚持,成效就出来了。
第四、不但要读好,还要表演好。表演好是指能随着人物的转化而变化朗读的语气,要生动形象。比如介绍衣服时体现小孩子的神气和自豪,妈妈夸赞时则又是成人的语气。教师自身要立于儿童立场,生动演示各种角色。并指导学生学会分配角色。发音相对难一点或者句型相对长一些的,可以由成绩好的学生演绎,这样组里每人都有事做,共同参与。在各小组模仿相对较成熟后,指导学生进行角色的再次转换。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长,逐步培养自信心,最后达成整班并进的效果。
第五,学生口语交际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对话技巧。如怎样开始谈话和结束谈话;与人谈话面带笑容,自信大方。平时课上应多注意情景的转化,切记生搬课文中的对话,角色间的变化可多变些。口语交际避免千篇一律,引导孩子结合自己实际编演,培养创新意识。
第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日常的丰富积累,才能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有效积淀以后,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输出。因此,需要教师拓宽视野,加强学习,在研读教材、设计教学、课堂实践时,就能有意识地将同主题、同类型的表达以类迁徙的形式或渗透或拓展教给学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基于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是支架,如提供关键句型,重点词汇以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等;而非将现成的、固定的对话内容和盘托出,用所谓的“对话框架”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框死。同时,口语交际比赛只是作为日常教学的一种检阅或者为学生日常口语训练和交流提供一个范式,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口语交流、表演的常态化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除了关注课堂,教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在家中听录音、读对话,帮助学生养成听录音的习惯,同时在学校时要对学生的口头作业有反馈有检查。另外还要切实做好早读课的指导工作,要提高早读课的效率,让学生爱上读英语、说英语,说纯正的洋腔洋调的英语。
第七,在口语考查方式上,一方面,市、区、校各级部门以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包装考查方式,如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安排班级同学为现场观众、隐蔽摄像机等方式来降低孩子的焦虑,吸引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在数量上、频率上、人次上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交际、交流和表达的平台,增加学生有向他人展示自己英语学习成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促进其语言学习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小学英语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美国教育家John Hasting曾经说过,“Today a reader, tomorrow a leader.”我想,后面可以加上一句“Today beautiful English, tomorrow bright way!”只要我们从起始年级入手,关注语音,重视模仿,创新评价,积极导向,就能和孩子们一起走上充满神奇、魅力无穷的英语学习之旅。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12年1月21日
整班朗读:美人之美,我能行
经过近一学期各区教研员、各学校行政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次整班朗读调研整体情况较好。
绝大多数学生朗读时能准确模仿,语调自然,语音、重音和节奏正确;情绪饱满,声音洪亮、和谐;拿书快、静、齐,坐姿和捧书的姿势整齐、到位;学生有意识根据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而选择不同的语气朗读,尤其是Cartoon time部分,学生朗读语调优美,有一定的语言感染力,部分学校的学生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文本续编,富有想象力。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外来工子女居多的小学的整班朗读(市级调研的学校大多为这样的学校)。如果光听孩子们地道、纯正的朗读,我们绝对无法相信他们大部分是外来工子女,有的甚至说中文都有浓重的方言口音,更无法想象他们的父母来自祖国的各个乡村城镇,根本听不懂英语更不要说给予孩子相关的语音指导。的确,Like teacher, like pupil.老师们日常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学生对磁带的模仿和升降调、重读符号的朗读技巧轻车熟路,几乎可以脱口而出,也正因为此,在这些学校,学生英语素养的高低已经不取决于学生家庭背景,而完全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和倾情付出。
口语交际:各美其美,你能行
相较于整班朗读而言,口语交际对孩子们的要求更高,需要能根据主题综合、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更需要学习小组搭档两两配合、合作完成。因此,区域、学校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市、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班级的分组都基于同桌合作,也有部分班级采取了异质分组,其中以好差组合居多。整体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和同伴合作,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合作意识强。尤其在异质分组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占据主动,并能在对方交流停顿时能够主动发起话轮,开展交际。在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语音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充满自信,交际内容在3个话轮以上;部分学生对话中还能根据“剧情”需要,添加适当的肢体语言及表情;部分学校还专门为学生制作了小道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有话可说,有境可演;还有部分学校的学生能主动和评委老师打招呼并先介绍自己,再开始小组口语交际,体现了任课老师日常较好的人文渗透。市级调研中,部分学校的口语交际表达丰富,学生表现欲强,所编对话高于本年级要求,能将Welcome to our school. Can I help you? Here’s your change. You’re welcome. Sit down, please.等课外表达灵活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体现了学生较高的综合语用能力。
在区、市两级比赛中,一些优质学校仍然保持一贯领先的位置,但更令我们惊喜的是有一些在该区域内生源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也名列前茅,如钟楼区荆川小学、天宁区丽华三小、新北区魏村小学、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礼嘉中心小学、金坛唐王小学、指前小学、茅麓小学、溧阳古渎小学、河口小学.等。这与校方和教师的一贯努力和充分重视此次调研工作有关。此外,一些校领导和教研员基于对于口语调研的正确认识而表现出来的大气和远见令人敬佩。如戚区东方小学的魏校长就明确表示,希望被抽到参与市级调研是最弱的而不是最好的班级,希望借助于这次调研能够充分发现问题,促进教师积极反思,提高教学。他们更关注的是评价对于日常教学的检验和反拨而非仅仅是评价的结果,而这恰恰是本次比赛和调研的主旨之所在。
当然,我们也在组织、观摩本次口语交际比赛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重视,群策群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
1.学生层面:对话交际性不强
对话交际考查的初衷就是考量学生在给定情境下(都与课文所学内容相关)如何开展交流并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有机提取和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进行交际,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某一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词汇开展交流,但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灵活运用本学期内容开展合理地得体的交际,语言运用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但部分学校整班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是在两人一组分角色背课文,不存在交际性。这样的操作有悖于我们组织这次口语交际比赛的初衷。如其中有一样一个回合的对话:How much? 所有答案都是Ten yuan.有的学生似乎不太理解所用句子的意义以及不完全明白这些句子在什么场合使用。如征询对方吃什么时一上来就问What about a cake?其实这句话的使用应该有前提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是不单独使用的,一定得有上文的,在述说了某一事情之后,转向另一事物时,才用到这一句式。再如,一学生问Who are you?另一学生回答Thank you.其实问的学生把Here you are.跟Who are you?混淆了,而答的学生根本没有仔细听,只是把自己的台词说完拉到,完全没有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交流的意识。在调研后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规定动作”也并不满意,认为限定了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是三年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学校孩子在面对评委或摄像机时进行口语交际时,表现过于紧张、拘谨,影响了正常发挥。这一方面是各级口语考查的方式缺乏充分的学生立场。如,考场的设置过于庄重,考查的形式过于严肃,评委老师欠缺关照性的语言,摄像机的摆放过于显性,学生缺乏班级同伴的鼓励;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这样的交流和展示的训练机会,所以在这样的考查氛围中更容易缺乏自信。
2.教师层面:教学开放性不够
部分学校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语言机械贫乏,日常所学似乎仅局限于书本和教材,表演时也不够自然,明显受拘束放不开,可以推断教师的日常教学缺乏给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交际的机会.知识教学多,语言交际少;且教学中缺乏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留给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也较为贫乏。
同时,部分教师的应试思想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儿童立场意识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不了解口语比赛的背景和长远目标,也没有认真研读市网、区网关于《三年级口语测试各题型要求及评分标准》文件要求,把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用在了口语比赛上。事先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统一模式死记硬背下来,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这样的做法,将学生变成了容器;将得体交际变成了机械背诵;将口语评价与日常教学割裂。过多地强调了口语评价的甄别功能,也未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以及语言学习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口语评价:美美与共,大家行
著名学者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经过本次区、市两级的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我们不难看出,坚持学生个体美与追求班级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口语交际中同伴之间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整班朗读中学会包容和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首先,我们需明确课标中小学生“语音”的分级标准,熟悉语音项目表,教师也要练好自己的发音,上课前多模仿录音,做到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学会如何正确发音。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好语音教学,新授时发音示范要到位,要强调学生听清了再说,要帮助学生感知重音、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没有语感基础,有的只是中文的发音习惯。教师对于新单词或者新句子中的新词还是应该清晰地呈现发音,并且要示范到位。教师示范发音的时候保证全班同学静坐听清发音,看清老师的口型,之后再模仿。要注意先入为主的实效。如果孩子在新词学习伊始就没有发音到位,那么之后要纠正是很困难的。而对于每个单元中单词发音的难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进行充分预设,然后示范到位,指导到位,并且要进行摸底和检测。即要有学生个别朗读,学生一定数量的个别朗读之后教师便可了解学生发音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
第三,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的课文朗读方法,要读对、读好。读对是指发音到位,读好是要注意升降调、重音、停顿等语音现象。三年级朗读中有的班级出现了拖音,还有的一字一字清清楚楚,没有强弱之分,更勿论连读爆破。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升调、降调、重读、弱读、连读、重音、失去爆破等,并进行正确示范和讲解,这样学生会在朗读中找到感觉,掌握方法,英语朗读会变得更有底气。每单元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都要引导学生听录音标上语音语调,然后在平时的朗读中注意模仿到位。同时指导句子、语篇朗读技巧时一定要开展个别读。个别读和个性化的指导会使朗读者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朗读内容。教师如果平时注重指导,并逐句过关。长期坚持,成效就出来了。
第四、不但要读好,还要表演好。表演好是指能随着人物的转化而变化朗读的语气,要生动形象。比如介绍衣服时体现小孩子的神气和自豪,妈妈夸赞时则又是成人的语气。教师自身要立于儿童立场,生动演示各种角色。并指导学生学会分配角色。发音相对难一点或者句型相对长一些的,可以由成绩好的学生演绎,这样组里每人都有事做,共同参与。在各小组模仿相对较成熟后,指导学生进行角色的再次转换。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长,逐步培养自信心,最后达成整班并进的效果。
第五,学生口语交际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对话技巧。如怎样开始谈话和结束谈话;与人谈话面带笑容,自信大方。平时课上应多注意情景的转化,切记生搬课文中的对话,角色间的变化可多变些。口语交际避免千篇一律,引导孩子结合自己实际编演,培养创新意识。
第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日常的丰富积累,才能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有效积淀以后,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输出。因此,需要教师拓宽视野,加强学习,在研读教材、设计教学、课堂实践时,就能有意识地将同主题、同类型的表达以类迁徙的形式或渗透或拓展教给学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基于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是支架,如提供关键句型,重点词汇以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等;而非将现成的、固定的对话内容和盘托出,用所谓的“对话框架”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框死。同时,口语交际比赛只是作为日常教学的一种检阅或者为学生日常口语训练和交流提供一个范式,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口语交流、表演的常态化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除了关注课堂,教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在家中听录音、读对话,帮助学生养成听录音的习惯,同时在学校时要对学生的口头作业有反馈有检查。另外还要切实做好早读课的指导工作,要提高早读课的效率,让学生爱上读英语、说英语,说纯正的洋腔洋调的英语。
第七,在口语考查方式上,一方面,市、区、校各级部门以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包装考查方式,如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安排班级同学为现场观众、隐蔽摄像机等方式来降低孩子的焦虑,吸引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在数量上、频率上、人次上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交际、交流和表达的平台,增加学生有向他人展示自己英语学习成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促进其语言学习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小学英语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美国教育家John Hasting曾经说过,“Today a reader, tomorrow a leader.”我想,后面可以加上一句“Today beautiful English, tomorrow bright way!”只要我们从起始年级入手,关注语音,重视模仿,创新评价,积极导向,就能和孩子们一起走上充满神奇、魅力无穷的英语学习之旅。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12年1月21日
2012年常州市小学英语三年级整班朗读&口语交际比赛获奖名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