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八年级下册课件>>文章内容
散步
信息时间:2012-12-31     阅读次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3.感悟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感悟亲情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PPT展示几张班内学生的全家福和教师与家人的合影)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经担不起重负,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看看它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2.预习检查

过酷冬(áo   芽(nèn    qí)    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二、整体感知

1.建议:请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南方初春的田野,一家四口散步,后因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分歧,最后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一起走小路。

【过渡】老师观察到,刚才读课文时有好几位同学面带微笑,可见已经感受到一家四口的散步过程充满了美感。那首先就让我们跟随这一家四口去欣赏一下散步时的景色,感受一下景物美。

 

三、美点寻踪

(一)景物美

1.请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第4节、第7节)

请女生齐读第一处的景物描写,男生齐读第2处景物描写。

2.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色彩明丽、质地柔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充满活力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度两处景物,读出景物的生机与活力。

【过渡】感谢大家的朗读把我带入了这一趟散步之旅。其实,不仅景物美,这一家四口的身上还时时散发出人性之美。

 

(二)人性美

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家四口的关系,你会用哪个词?

(和睦、和谐、温馨……)

2.可是我却发现了文中有2处“不和谐”的音符:

l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我没有顺从母亲,而是把她劝了出来;

l        我已经决定走大路,母亲没有顺从我,而是变了主意说走小路。

请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我”:孝顺、关爱母亲,为母亲的身体着想

        “母亲”:依赖、信赖儿子,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们看出了这对母子间的至爱亲情,相互信任又相互体谅。

Ø        文中着墨不多的“妻子”、“儿子”也能表现出这种温馨和谐吗?

Ø        那父子之间呢?

【明确】决定“委屈”儿子,是为了孝顺母亲,也为儿子做出了敬老爱老的榜样,这才是如山一般深沉的父爱。

 

3.现在再让我们回头来看一下这两处景物描写,联系文中的人性美,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景吗?你还能读出什么?

【明确】家庭成员之间如春天般温暖、和美的氛围;衷心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过渡】母子间、夫妻间、祖孙间,这一家人之间处处都洋溢着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信任、融洽和睦的人性美。

 

4.你觉得最能表现集中出这种人性之美的诗文中的那一句话?

(全文最后一节)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明明背的是两个人,为什么作者说是“整个世界”呢?

 

《散步》创作契机:

“……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

       而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

【明确】中年人背负的是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作者一家,我们的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四、拓展练习

练笔:文中的一家四口因为在散步中用爱化解了分歧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亲情和人性之美,你与家人也会有小小的分歧,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或长辈是怎样选择的?学完本课,你能揣摩出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了吗?

 

推荐阅读

朱自清《冬天》

毕淑敏《额头与额头相贴》

史铁生《我与地坛》

龙应台《目送》

 

【结语】一场心灵的散步,让我们领略了早春南方的田野体现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美,感悟了一家人相互体贴谦让折射出和谐浓郁的人情美,更体会到中年人承上启下、尊老爱幼体现出深沉含蓄的人性美。

    希望这份心灵鸡汤能滋养你成长中的心,对父母长辈更多一份感恩和理解,也在生命旅途中更多一份担当!

 

板书设计

   

   承前启后

使命感、责任感

        莫怀戚

文本框: 人性美 文本框: 景物美            色彩明丽                                    孝顺长辈

            质地柔嫩         家的氛围:春意融融         爱护小辈

            生机勃勃         祈母身体:健康长寿         互尊互谅

            春意盎然                                    融洽和睦

 

 

 

教学反思:

1.在问题设置上要学会设置语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干巴巴的问法学生难以共鸣,致使学生思考问题思维不够积极。

2.“人性美”提升得过高,从主旨出发,以“亲情美”归结更准确,也更便于学生解读。

3.《散步》是经典散文,在主旨和文意的把握上已有许多前辈做出了或个性或深刻的解读,而精彩的教学设计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如果深入地读,细细地读,多读几遍,发现还是会有新的思考和认识。自己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较为满意的点有两个:其一是从两处“不和谐”去探寻“亲情美”,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说的点散或碎,直击主旨;其二是对“父子关系”的探寻,父亲“决定委屈儿子”,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孝顺,更是通过实际行动为儿子做出了敬老爱老的榜样,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也丰富了过去对“父子情”的探讨,进一步印证一家人的和睦融洽、相亲相爱。

 

 

 

 
散步.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