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常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比赛情况通报
各辖市(区)教研室,局属高中教导处、生物教研组:
根据《关于2012年常州市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的通知》精神,从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常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比赛经过学校、辖市区和大市评比。现将大市基本功比赛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比赛规则
本次常州市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考试,第二轮说课,两轮总分前6名参加第三轮的课堂教学考核。根据三轮比赛总分由高到低,评出常州市一、二、三等奖,课堂教学考核得分最高的两位教师,将代表常州参加2013年江苏省高中生物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
二、主要优点
1、解题能力突出
教师专业素养很好,解题能力突出。笔试环节中学科基础知识平均得分率为88%,其中遗传学、生态学、实验探究等学科核心知识,教师能够正确使用专业术语,语言表达清晰,绘制的图表规范。
2、关注教学评价
在说课和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多数教师能够关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馈评价。说课的内容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能够提出通过数码显微镜、相机等多媒体技术展示学生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运用结构性工作单记录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延时评价,通过习题进行评价,将动手操作与纸笔测验相结合,既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又实现科学实验方法和思想的运用和迁移。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教育理论不足
许多生物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试题等具有深入的研究,但缺少相关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在笔试环节中,对生物课程的核心教育价值取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评价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等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说课环节中,能够说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却无法说明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为什么是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设计的理念等。
2、忽视实验教学
在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实验的说课环节中,反映出部分教师平时不重视实验教学,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定位不正确,自己动手少,对学生实验的观察和评价缺失,如认为“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难点。认识到“原生质层”的概念是难点,却没有突破这个难点的有效策略。教学流程过分依赖于教材,教学预设严密,教师对实验进程的控制太多,忽略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3、课型研究有待加强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课堂教学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缺少有效的策略。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如初中生物学、化学,甚至是前面章节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无效的重复。生物科学产生的历史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很简单,甚至没有价值,当年的实验方法现在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取代,如果提出的问题肤浅,没有思维深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是被动地去了解那段研究历程,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