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暨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的通知
经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2012年学会年会暨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于
一、会议时间:
二、会议地点: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具体路线:1、长江路往人民西路,到竹园红绿灯湖滨北路248号, 2、高架桥在湖滨路下,向北到牛塘邮电局旁。3、乘28路、71路公交车。)
三、会议议程
1.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吕校长介绍学校情况,谈体育教科研体验;
2.论文答辩;
3. 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论文综述;
4.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获奖论文颁奖;
5.领导讲话;
6. 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会议
四、参加对象:
1. 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2. 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论文获奖作者(本人须到会才能获奖);
3.有关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武进区中小学部分体育教师。
请各有关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会议。
附:常州市第27届学校体育获奖论文与作者名单
常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2012年常州市第二十七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名单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单位 | 作者 | 组别 | 获奖 等级 |
1 |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 金坛市洮西小学 | 胡伯明 | 小学组 | 一 |
2 | 常州市钟楼区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研究 | 钟楼区西横街小学 | 倪 敏 | ||
3 | 小学形体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张勇卫 | ||
4 | 是谁伤害了孩子的眼睛 |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 孙建顺 | ||
5 | 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金坛市后阳小学 | 何 胜 | ||
6 | 溧阳市部分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 溧阳市前马初级中学 | 何雪峰 | 初中组 | 一 |
7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研究 |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 谭文杰 | ||
8 | 巧用excel编排田径运动会秩序册 | 新北区实验中学 | 尹明华 张小瑜 | ||
9 | 对我校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高阳的训练研究 | 常州高级中学 | 石建峰 | 高中组 | 一 |
10 | 促进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的实验研究--基于对常州市新桥中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分析 | 常州市新桥中学 | 王小东 | ||
11 | 谈当前小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溧阳市实验小学 | 宋孝清 | 小学组 | 二 |
12 | 在主题式情境中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 溧阳市永和小学 | 曹晓姣 | ||
13 | 幼儿活动渗透民间游戏初探 | 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 徐 涛 | ||
14 |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缘由及其对策 |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 庄 艳 | ||
15 | 激光瞄准测试仪在少年组气步枪训练中应用效果的探讨研究 | 武进区崔桥小学 | 费艳桦 | ||
16 | 废旧篮球对提高学生投掷技能的有效性研究 | 武进区星韵学校 | 周鸣波 | ||
17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性的有效运用 | 武进区新街小学 | 居静艳 | ||
18 |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张 奎 | ||
19 | 新版课程下中学体育校本化课程内容的开发研究 | 常州市河海中学 | 宋 杰 | 初中组 | 二 |
20 | 体育教学对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分析 | 常州市花园中学 | 李 伟 | ||
21 | 对大课间活动实施过程的研究 ---以清潭中学为例 | 常州市清潭中学 | 陈 迪 | ||
22 | 常州中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与调查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林毓强 | ||
23 | “技能超市”初中女生篮球学习方式初探 | 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 倪云雅 | ||
24 | 对体育课结束部分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的思考 | 常州市青龙中学 | 夏春华 | ||
25 | 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研究——定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方法 | 常州外国语学校 | 姜庆军 | ||
26 | 阳光体育视野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对我市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反思 | 金坛市教育局 | 朱生群 | 高中组 | 二 |
27 | 体育教学听课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张 雨 | ||
28 | 资优生背景下多元化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把握与反思 | 常州市高级中学 | 刘成兵 | ||
29 | 基于实践视角探索体育教学的价值追求 |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 宋 军 邓艳艳 | ||
30 | 投篮技术教学与训练五要素 | 武进区礼嘉中学 | 宋建锋 | ||
31 | 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 武进区洛阳中学 | 孙 旭 | ||
32 | 以“文字和数据双把关”例析量体育学习目标的制定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钱 亢 | 小学组 | 三 |
33 | 小学一年级新生培养体育教学常规的实践研究 | 常州市博爱小学 | 韦 民 | ||
34 | 谈网络环境下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 溧阳市实验小学 | 杨 莹 | ||
35 | 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状况的分析 | 溧阳市实验小学 | 姚 炜 | ||
36 | 大课间活动核心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 金坛市殷雪梅小学 | 周丽俊 | ||
37 | 农村小学“小篮球”运动特质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 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 | 史叶军 | ||
38 |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对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 | 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 | 朱俊杰 | ||
39 | 体育常态课和“放羊课”的区别和联系 | 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 袁 府 | ||
40 | 小学生正面双手掷实心球教学方法浅析 | 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 范奕婷 | ||
41 | 体育游戏对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 | 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 史进之 | ||
42 | 武进区中小学足球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 何晓春 | ||
43 | 揭示和落实体育教学中运动行为的育人价值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 欧园明 | ||
44 | 常州市小学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状况和训练策略研究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范德举 | ||
45 | 浅谈合作分享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 常州市实验小学 | 芦 鹏 | ||
46 |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浅析2011版新课标下游戏中渗透技能教学 | 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 | 吴蓉华 | ||
47 |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运用 | 戚墅堰区东方小学 | 王吉伟 | ||
48 |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研究 |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 李 源 | 初中组 | 三 |
49 | 对“同题同构”条件下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金坛市第二中学 | 吴 静 | ||
50 | 浅析中学发展舞龙运动的现状及对策 | 常州市花园中学 | 高 扬 | ||
51 | 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常州市二十四中 | 陈 伟 | ||
52 | 常州市中学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王 娟 | ||
53 | 常州市初中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分析 | 常州市北实验中学 | 谢 艳 | ||
54 | 体育课堂教学中支撑跳跃技能的教学策略 | 武进星辰学校 | 郑玉江 | ||
55 |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钟楼区实验中学 | 蔡智明 | ||
56 | 对如何做好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 | 常州市青龙中学 | 朱袁丹 | ||
57 | “逆反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 戚墅堰区实验中学 | 谢 柯 | 高中组 | 三 |
58 | 对体育高考体操专项技术训练的探讨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何 成 | ||
59 | 对武进区高中生选项课选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 储晨辉 | ||
60 |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好运动员发抢段技战术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 姜 磊 |
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