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与父母来到了乌镇。古朴、典雅如江南女子般秀美动人的乌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来到的是乌镇的西栅景区。从渡船上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栋白墙黑瓦的房子,那是乌镇著名的蓝印花布作坊。跨进门中,那一个个巨大的染缸,一架架特殊的木制机器向人们展现了蓝印花布独特的制作工艺。外面晒布的广场上,一个个高大的架子上挂着许多匹长长的印花布,随着风摇摆着。走在青石板路上,两边皆是明清时代的房子,给人一种仿佛穿越到古代的感觉。
在乌镇游玩的一天里,给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长街宴了。长街宴是乌镇特有的民俗习惯,在春节尤为热闹。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中间,摆上桌子凳子,两旁的商家都拿出自家的拿手菜来,放在桌子上任人品尝。张张摆满各色菜肴的桌椅相连,从街的一端排到了另一端,而游客们则将这原本就不宽的巷子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将长街宴上摆的凳子全部坐满,面前是之前精挑细选的菜肴,边品尝边赞叹。没有座位的人们则在路旁边走边吃,烧饼店,糕点店,甚至糖果店都挤满了人,在这里人们丝毫不忌讳自己的吃相,只为尝一尝乌镇的传统美食。长长的老街上,人声鼎沸,长龙般的人群,再现了明代诗人赵恒所描述的“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相尘街上起”盛况。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景,我仿佛感觉冬日寒冷被驱走了一般。的确,长街宴给人一种如火一般的温暖,乌镇人的热情也让人温暖。走在拥挤的人群里,闻着饭菜的香味,耳边是各地不同的方言,有点吵,但不觉烦躁,感觉到的只是乌镇人民过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独特气氛。绵延数十里的西栅老街上无一处不洋溢这过年的气氛。
后来我们还去了矛盾纪念堂、水上集市、三寸金莲管等地,走过了数十座小石桥,了解到了乌镇独特的风土人情,体会到了城市里所没有的节日气氛。
倘佯在乌镇的小路上,小桥流水,石板小巷,这种与生俱来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戚墅堰实验中学八2班 傅冬芷
指导老师:佟晓羽
点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致的描绘,但是准确生动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就如同乌镇白墙青瓦般素雅恬静,让人仿佛走进文中,走到乌镇感受江南水乡的宁静柔美,引用的诗句更为乌镇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文章有详有略,将乌镇的风土人情作为重点来表现,展现了乌镇在其他文章中难得见到的一面——热情、温暖,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