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美术>>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常州市部分(公办)初中联合校本教研主题活动
信息时间:2012-12-10     阅读次数:

常州市部分(公办)初中联合校本教研主题活动

评 课 记 录

 

时间:20121124      地点:溧阳燕山中学

 

各校教师代表评课:

溧阳燕山中学  胡婧老师:

老师重视识谱教学,教唱过程中能认真纠错,基础训练扎实。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热血沸腾。

 

溧阳光华初中  王超老师:

两位开课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对作品分析认真,自己学到了很多。

建议老师教学中要注意附点音符等时值问题,尾声处理可以更加细腻。资深的老师声乐功底扎实,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积极,可以看出平时与学生的交往自然而实在。

 

上沛中学  胡昊丞老师:

建议老师课堂设计的活动可以更加精当些,把号子的精髓体现出即可。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节拍问题,歌唱教学对学生歌唱的声音要求不高,建议多强调歌唱音色要求。

 

古渎中学  王平老师:

老师的课目标明确,重视识谱教学。建议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出的要求要更加明确。老师热情,课堂气氛热烈,对歌曲的分析清晰。

 

平桥中学   储燕老师:

老师的课教唱过程由简入深,但教师本人有些紧张,导致有环节遗漏了。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号子的特点,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魏村中学   老师:

与开课的老师同校,开课前我们一起备课,总的来讲教学设计新颖。但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略显紧张,环节的把握上有一些偏差。老师的教学设计紧凑,个人风格热情。建议活动的设计要精细些。

 

武进卢家巷中学    老师:

两节课都以歌唱教学为主。老师的课对歌谱教学重视。个人有一个疑问,《黄河少年》是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但上课老师说是民歌,再此提醒注意。另外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歌唱方法和音色要求要再高些。老师的范唱有吸引力,教学有激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丰富。两堂课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武进淹城中学    老师:

两位老师的课用一南一北两种风格的歌曲带领我们领略了中华江河的神韵。老师的课朴实实在,按常规教学,如果能充分运用录音范唱就更好了。教学中建议要对学生的演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个人的歌唱基本功要加强。老师基本功扎实,范唱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觉得与老师的距离很近,产生听课兴趣。但有的活动设计欠合理,活动过程太急,有唐突感。

 

金坛二中    老师:

老师的课实实在在,好的就不多说了。个人觉得民歌欣赏环节很顺当,强调地区风格是亮点。但如果一味强调粗狂的特点是否合适,值得探讨。老师的长处是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过渡语自然,值得学习。但活动安排要更合理些。

 

北郊初中    王雪峰老师:

建议老师选用的演唱形式要更合理些,轮唱不太适合本首歌曲演唱。学生跟伴奏演唱时,与伴奏不合拍,老师要多引导。老师的课中,三首歌曲对比欣赏环节,歌曲特点归纳不准确,需再探讨。

 

溧阳音乐教研员谢夕方老师就新北区魏村中学章江老师的课做点评:

1.       

2.      结合新课标要求,老师注意培养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的能力,如果能够注重让学生更自然、自信地演唱就更好了。

3.      老师的课注重识谱教学,对照新课标对各年级段识谱教学的要求老师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模唱到填词循序渐进地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4.      在欣赏教学中,围绕音乐要素、风格、流派进行引导,把北方民歌的概念进行了展示。

5.      老师课堂中强调音乐实践活动,符合新课标要加强音乐实践的要求。

6.      建议加强对学生评价的研究,包括演唱能力、表现力等的评价。

7.      根据歌曲的特点要更细腻地分析旋律、强弱等要素的变化。例如,尾声处理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如果多注意、细处理,就可以更好。

 

 

常州市音乐教研员方建新老师结合溧阳燕山中学的狄永红老师的课,就歌唱教学做点评:

 

 一、 我们七校联合教研的主题是“基于课堂教学策略形成的教学行为的研究”。

学唱歌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教唱歌谱开始,可以用钢琴反复带唱直到学会,可以反复听录音直到听会,我们要探讨在歌唱教学中选用哪些策略。

我们要思考歌唱教学是否仅仅为了完成教材歌曲的学唱?如果把教材歌曲看成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个载体,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歌唱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那么对声音的控制、声音表现的能力;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和乐句、乐段、曲式结构等等都属于学生的音乐素养范畴,要在歌唱教学中予以关注。

关于识谱教学,新课标要求七八年级的学生能顺畅的视唱歌谱,但这是需要学生多年的练习和积累的。平时教唱歌谱后往往有老师就把歌谱扔掉了,在这里提醒大家始终要让学生关注歌谱,填唱歌词时尤其要让学生关注歌谱的视觉辅助作用,这样才能逐步解决音准、节奏、一字多音等问题,让学生能顺畅地演唱。

二、关于问题的设计和导入环节的建议

什么是导入?导入是激活学生的已有音乐或生活经验,过渡到新课的内容。今天老师用自己的范唱导入,能拉近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兴趣。但导入问题的设计没有思维量,属于无效问题,可以从歌曲的风格、类型、题材、体裁等方面来设计导入。

1、      问题是一种活动的方式,能引发学生思维和对音乐的记忆。

2、      导入部分教师的演唱要考虑音响的效果。今天用的设备对音质有破坏作用,要考虑学生对这样的音色是否接受。

3、      目前教师们设计问题都偏重于演唱形式、段落划分等,但歌曲不像器乐作品,歌曲歌颂、表达歌词内涵,我们要思考音乐本体的东西,回归到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如“这首歌曲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音乐是如何表现的?”等等。

三、歌唱教学的过程,我们要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

歌唱是一门技能,我们要注意技能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在歌唱教学中关注技能,关注表现,教会学生用声音来表现。

演唱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学生演唱的过程是听觉、视觉、嘴巴、气息、声带调整等全方位的运动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教唱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音色、音准,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控制声音,几十个人齐唱时才能和谐统一。

歌唱教学中对教师的行为要求很细,对音乐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备课一定要充分,要备文本、技能、听赏的作品等,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头至尾都要当心音准节奏,来不得半点含糊。

歌唱是很优美的,但我们的音乐课堂中还会出现读歌的现象,忽略了音乐表现。建议老师们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特点,演唱的特点。要培养学生歌唱中的鉴赏能力,并且完成演唱后的自我评价。

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怎么学,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要把握学到什么程度,我们关注学生要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

 

 
评 课 记 录.doc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