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夏天的特点。
2、品析文中的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夏》)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曲子是世界名曲《夏》,在这悠扬的钢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激情和生机。夏,在古人的笔下,既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烂,也有“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喧闹,那么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笔下,夏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夏》。
二、打开“夏”之画卷
欣赏电视散文《夏》
要求:1、仔细观看画面,认真聆听朗读,
2、以“从 画面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夏天”的形式谈谈你对夏的感受。
三、感悟“夏”之精彩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作者把散文当作艺术画卷精心营构,每一词精益求精,每一句意蕴深远。他曾经说过,他属于“苦吟派”,他要求自己写文章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文无新意不出手”。下面我们就来看作者是如何紧扣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来细致描绘夏的精彩之处的?
1、请同学们以下面的句式来品析文章精彩的语句。
夏天的旋律是 ,你看 (摘录文中原句),我觉得它精彩在 (从词语、修辞、感官等角度来品析)
示例:夏天的旋律是 热烈 ,你看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我觉得它精彩在 “金色”从视觉角度描写,“热风浮动”从触觉角度描写,“香味”从嗅觉角度描写,多种角度传达出夏的热烈,充满对夏的喜爱。
2、通过刚才对文章语句的品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夏》这篇文章语言的精彩所在,那么作者是怎样将抽象的旋律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的?下面请同学根据刚才的回答,来概括一下作者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写景散文写作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并能选择具有季节特点的景物来描写。
(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
(4)、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四、品味“夏”之情韵
1、夏天是金黄色的,可作者却在文章的最后一句写道“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为什么作者认为夏天是黄金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同桌讨论)
明确:黄金值钱、珍贵、有价值,用黄金突出了夏天的价值——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板书:黄金 价值)
因为夏天是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农民们才要辛勤的劳动,他们勤劳品质如黄金般可贵。因为夏天是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才会感到时间如黄金般的珍贵。所以在作者眼里夏天就是黄金的。(板书:生命、劳动)
2、对于这样的一个黄金的夏天作者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明确:赞美(板书)
3、作者除了赞美了夏天,还赞美了谁?
明确:赞美了劳动人民。
(出示写作背景)
五、描绘“夏”之色彩
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在不同人的眼里夏天是各异的,那么在你的眼中夏天是什么颜色,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一:农民说:夏是翠绿的。春种夏长,我们的稻子在田里,绿得像一块清透的翡翠,大块大块的翡翠不正组成了夏了吗?
材料二:工人说:夏是火红的。夏日的骄阳映着我们美丽的厂房,炼钢炉里火红的钢水映着咱们工人红红的脸膛,红色正象征我们蒸蒸日上的生产,红色象征我们火热的劳动场面,夏天应该是火红的。
材料三:渔民说夏是湛蓝的。夏季里,阳光把海水映照得蓝蓝的,在蓝汪汪的海水里我们唱着渔歌,撒下鱼网,捕获肥美的鱼儿。在渔民的世界里,夏不就是湛蓝的吗?
六、抒写“夏”之续篇
请你选择具有秋季特色的景物,并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调动多种感官,来表达对秋天的情感,以《我心中的秋》为题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5487.ppt
5488.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