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了解作者对成功之道的见解。
2、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结合自身实际谈成功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一: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学生演讲“我所了解的季羡林”,师生共同归纳出季羡林的成功之道:珍惜时间,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由此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学术大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我们除了惊叹和钦佩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附:简介作者: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生于山东,家境贫寒,在叔父的接济下,季羡林在济南读完了中学,中学毕业,他一人同时考取了北大和清华。1930年初入清华大学,亲身沐浴郑振铎、陈寅恪等先贤的教诲,博览群书,攻读梵文。大学毕业后,季羡林回济南中学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走上东方文学研究道路。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故土,
2006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中央电视台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师生谈话:看了作者介绍,你认为他取得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二、学牛吃草:大量进食——感知文本 (观点直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提示:作者认为成功跟哪些因素有关?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师生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明确: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设计意图:理清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知道观点的提出方式和表达观点的完整性。)
三、学牛吃草:不断咀嚼——研读文本 (深入研读)
1、对构成成功的三个条件,作者分别持什么态度?又是如何来证明的?(作为学者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板书:论证 天资 从反面举例论证
勤奋 从正面举例论证 引用名言论证 从反面说理论证
机遇 结合自己的经历从正面举例论证
强调勤奋的重要性 引用名言举例论证
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举例的异同:
天资部分,从“居然”、“自命天才”、“过分良好”等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作者的态度,明确举例从反面的角度。
勤奋部分,从“赞扬”、“所向往”等词的感情色彩,明确举例从正面角度。有必要还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古人的那些事。看看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能否表现出对观点的针对性。
机遇部分,结合自身经历举例,强调社会积累的重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认识季老的谦逊,获得一些感受。
2、带领学生理解文中引用的名言,进一步明确引证在议论中的作用。当堂背诵积累名言。
3、学习比喻论证
过渡:王国维是治学的成功者,他的“三种境界说”在学术界已经成为经典的比喻,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作者有自己的理解。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境界说”?作者是怎样理解的,对此有什么看法?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有何用意?
(1)、教师引导理解王国维的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西风、凋,为我们展现出一中凄凉的秋景。主人公——一闺中女子一夜难眠,早晨登高远眺,思念天长水远之处的亲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词中主人公深深思念着一个女子,为了她,一往情深,憔悴无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主人公在热闹喧嚣的元宵佳节,于灯火辉煌中千寻万觅,近乎绝望时忽然发现要找的人就在不远处。
王国维借词中故事的结果比喻做学问过程中豁然开朗、妙手偶得之意。
(2)、讨论:
师生共同交流,明确:
这种方法运用到议论文中,就叫比喻论证。
(3) 你能运用这种方法表达对本文观点的理解吗?
示例:成功就如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天资就好比原材料;机遇犹如原材料在这盘菜中是作为主料还是配料出现;而勤奋就是厨师的技艺。一盘菜究竟是否美味,最重要还在于厨师的技艺。
学术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四、学牛吃草:善于反刍——拓展文本 (拓展探究)
1、通过讨论、交流,我们可以把作者对取得成功的条件归纳为A、成功需要天资B、成功需要机遇C、成功需要勤奋D、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勤奋。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为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对成功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成功所需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你认为成功还有哪些因素?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公式,并形成自己对成功的多样化理解,保持人生的弹性和张力。
我们时常会羡慕他人取得成功,慨叹命运对自己不公,学完季羡
六、学以致用——赏心悦目 (布置作业)
作文《我看成功》,不少于300字。(或你人生的目标(预期)是什么?并具体规划一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你准备怎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