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七年级下册课件>>文章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信息时间:2012-09-21     阅读次数: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概括新闻内容且与标题、第一二句(导语)的比较初步了解新闻结构的特点;

2、通过语句比较分析体会新闻语言的概括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3、能辨析新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导语部分,并仿造本文导语将其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二、     重点难点: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且能根据材料改写导语

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5分钟)

1、情境创设。由教师介绍本文的时代背景导入(参见教参附录资料)问:从老师的这段介绍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或以“渡江战役”的一段视频导入,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视频的内容。

2、导入

关于导入一:学生听记,说说从老师的这段介绍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关于导入二:观看视频,用一句话概括视频的内容。

为让学生对本文内容有具体的感知,尽可能的找寻到相关视频,从而在为下文内容提供感性认识的同时训练学生概括画面时间的能力。

如不能,则通过教师讲述背景资料训练学生听记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概括内容,了解结构(15分钟)

1、尝试以播音员的语气和语速朗读本文,读完后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组织学生交流和评价后,问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追问,如果要在15字内概括,你的答案又是什么?与本文标题比较一下,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讲述:新闻的内容结构一般有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三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请结合上面的学习,分别用横线、波浪线、括号在书中表明本新闻的内容结构,并思考三者之间的异同。

以播音员的角色朗读课文,概括事件。

 

交流、评价。

 

思考、判断,交流明确;

 

 

 

 

 

笔记,圈划,

 

交流、明确。

关于1:“以播音员的语气和语速朗读”,一方面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强化学生新闻意识;另一方面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或要求,激发学生朗读情趣。

概括事件,主要是在了解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为下面的比较分析创设条件。

关于2:这一追问,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第一句和标题的作用。

关于3:这一训练,一方面检测学生有没有理解相关知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比较深入思考和辨析。

三、明顺序详略,析语言(15分钟):

1、    默读课文第三句及以下部分,圈划出各路军渡江的时间、人数和战况的字词。

2、可见,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各路军的?为什么?详写的是哪一路?为什么

3、圈划出表明各路军渡江情况的语句,尝试将其中的“即已”或“已”去掉,比较语意有何不同;为什么每处都有表明时间的词?

4、小结

 

默读,圈划,

交流、明确

 

 

 

思考,把握,

交流、明确;

 

圈划,比较分析,

交流、明确。

 

学生小结

关于1:训练学生动笔读书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内容。

 

关于2:本文的三路军在写作顺序和详略上的安排不是本课重点,但必须让学生明确。

 

关于3:通过删去和保留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新闻语言的概括性和准确性特点。几个时间词的分析亦然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新闻的时效性。

关于4:旨在强化学生一课一总结的意识。

四、学以致用(5分钟):

快速浏览第二篇新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找出该新闻的导语部分,并仿造本文导语将其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浏览,把握导语部分

 

 

仿造、改写导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

1、  课外最近报刊一份,从中选取几则(至少三则)时事要闻,找出其标题、导语、主体部分。

2、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最近班级中的一个要闻。

 

这一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去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新闻,写新闻。

板书设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内容结构:

标题(最简练)                 语言特点:

导语(一或几句话概括)            概括性

主体(具体介绍)                  准确性

背景                              时效性

结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