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适切性的探究——常州市实验小学张燕
信息时间:2012-06-06     阅读次数:

【摘要】适切,是课堂提问设计中首要关注的,也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保证。本文将从“适切性”这个角度,讨论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可能原因以及解决的策略。着眼点是“教材内容、学生认知、学科应用”三个方面,用实例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适切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适切性  教材内容  学生认知  学科应用 

 

师生对话是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为了加深印象,引起注意,教师常用提问来引出和推进对话,学生的思维活动大都由教师的提问来调动。合适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所以,一个真正关心减负增效的教师,必定会认真设计课堂提问,密切关注问题能否准确传达信息、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学科要求?一个适切的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一个个适切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本文将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例,从“教材内容、学生认知、学科应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适切性。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正因为此,提问成为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行为。如何让这种教学行为更有效、更高效地开展,让学生真正做到学而有思、学而有得,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与研究。我们首先要考量,课堂提问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笔者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例,通过一个阶段的课堂观察与实践,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与思考,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材内容的切合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问缺乏针对性;提问缺乏明确性;提问缺乏实际意义。

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或者解读能力不够。另外信息技术教材更新较快,内容不统一,交流研讨的机会较少,等等。这些原因导致教师的经验积累不够。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问题的设计必须回应教材内容,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要简练,有实际意义。

2、与学生认知的切合

主要表现在:提问不符合学生的理解力;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都来自教师,很少来自学生。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儿童学习的特点,缺少对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教师仍是不自觉地站在成人思维的角度来设计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认知还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思维多是零散的、孤立的,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问题设计要关注具体化、实例化,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及思维特点。另外,小学生充满活力,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给予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与学科应用的切合

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不符合学科的应用特性。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未真正转变,重讲解,重操作的学习。或者太依赖教材,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技术的应用学科,具有发展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培养应用能力为重点。

 

二、适切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可能思路

1、与教材内容切合的必要性

新课程纲要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是高度概括的,课程标准要得到有效的实施,须以具体的形式来体现,而教材是大家公认的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新课程强调的“用教材教”仍是基于教材的,事实也证明,如果没有教材内容为基准,教师的教学将各自为政,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难以保证能达成课程所要求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资源。

2、与学生认知切合的重要性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发展的”。皮亚杰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认知特点,每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不可逾越,也不可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阶段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对儿童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每天与儿童接触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要切合儿童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教学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当以课堂提问为主来实施教学时,则要从“切合儿童的理解与学习特点”上来设计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儿童在认知活动中的能动性,从而主动完成“意义建构”。

3、与学科应用切合的客观性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生活性”,认为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教育需溶入生活,才有生命力。对人而言,生活世界是一个客观真实的存在,而知识、科学世界是一个抽象的世界。学习终究是为了回归生活。

信息技术因其工具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更需切合“生活化”的应用需求,因此,“与学科应用切合”是其客观要求,课堂提问当然也不能例外。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适切性的实施策略

(一)切合教材内容,提高学科素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问题的设计必须回应教材内容;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要简练有意义。

1.提问要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作深入的解读,了解教材各课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对本课主要学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需达成怎样的目标,要充分了解。

如复习导入新课(滤镜),老师问:photoshop有哪些功能?这个问题就缺乏针对性,问大了。与本课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没多大帮助,若放在整个photoshop单元学完后的复习课上问,则是比较适合的。再如,在引入“光照”滤镜时,用两张照片(一张做了效果)对比引入,并问:“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这个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大,我们要学生关注的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不同,感受应用滤镜后的好处。

2.提问要具体明确

有效的提问要做到含义明确,有的放矢。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为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还是考察知识前后联系,或者是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明确、易懂、无歧义。一个没有明确指向的问题,表现为含义不清,意图不明。如,学习“认识画图”这课,教师在电脑上显示一幅儿童画,问:你知道这幅图是用什么画的吗?一学生答:用刷子,另一学生答:用颜色。照这个思路下去,不会有老师想要的答案,老师只好自己回答:是用电脑中的画图软件画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明白。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化的,学生不知道要从哪个角度来回答。若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理解不正确时,可作一些引导或铺垫,如:电脑能画画吗?是用什么软件实现的?逐步引到“画图”软件上。

3.提问要有实际意义。

课堂上常见一些简单化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喜不喜欢?等。这样的提问,缺乏意义,答或不答没多少区别。问得太琐碎、简单了,课堂看似热闹,却没什么价值,效率不高。例如,一教师上word模块“插入图片”这课,屏幕上出示一篇插有图片的word文档:

师:这个文档除了文字还有什么?

生:图片。

师:文章配有图片后,你觉得怎么样?

生:漂亮。

师:为什么?

生:图片能起到装饰作用。

师:还有其他作用吗?

生:……

以上的提问,不简练,效率低,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提问归纳一下,直接问:你认为插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二)切合学生认知,促进有效学习

问题设计要关注具体化、实例化,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及思维特点。另外,小学生充满活力,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给予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理解力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问得太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也没有什么好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难易得当。

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切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就会出现学生“不要听”或“听不懂”现象。如在学习画图的“直线”工具时,老师问:按住上档键(shift)画出的直线有什么特点啊?学生答:直的,老师说:直线都是直的呀。老师只能自问自答:是垂直、水平、或者倾斜45度的。二三年级的小学生没学过“垂直”、“水平”“45度”这些数学知识,这个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

2.提问要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提问中,很多问题的思维水平只停留在识记层面,不用多加思考,缺乏挑战性、探究性。这种“浅思维”、“回忆性”的问题不宜过多,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个对学生思维训练有益的问题,首先要难易得当。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求学生马上作答,要给学生一个比较充裕的思考时间,或者动手在电脑上尝试一下。如果是较难的问题,还要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仓促迎战,答非所问,丧失答问的兴趣。其次是有一定难度,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一定的难度,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有效思维。这儿要注意的是,当学生一碰到困难,教师就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也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适当的处理方式是,教师可及时地以提问方式给予指导,如用“假如……”、“……又会怎么样”等引导性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维。

一个对学生思维有益的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封闭性的问题常常只需回忆,答案唯一。而开放或半开放的问题,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度。

3.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开始。新课程也明确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善于提问,主动提问,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来解决问题。但现实的课堂中很少有学生主动问。为什么?是学生没有问题?是学生不愿问?还是学生不会思考?追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我们教师身上。我们不妨自问一下: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思考、自由提问的氛围?我们有没有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本关于爱迪生的书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爱迪生有一次问老师1l为什么不等于1,他的理由是两根蜡烛可以熔为一根,结果老师以为他故意捣乱而把他轰出教室。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常采用尝试法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尝试过程中,不妨要求学生多作一些思考:你有疑问吗?这个方法好吗?尝试后,先让学生提问,并把这些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征询解决的方法。在这过程中,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对其思维发展及表达能力的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三)切合学科应用,实现知用合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技术的应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培养应用能力为重点。具体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提问要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首先提问的用语不能随意,要规范科学,符合学科要求。所谓规范,例如不把单击说成“点一下”、“摁一下”;右击弹出“**对话框”,而不是“**窗口”。所谓科学,例如不要把word中的艺术字,说成是“一种漂亮的文字”,艺术字是图形化的文字,其实质是图片。教师这么做的同时,也要促使学生使用规范用语,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科素养的培养。

其次,要恰当把握技术与应用的关系。所提问题要体现信息课的特征。如在主题活动式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一个“度”,避免“为任务而任务、为主题而主题”,而偏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目标。例如在PPT模块的某课教学中,一位老师采用了上海“11.15”特大火灾这一主题,在教学“制作标题幻灯片”这一环节时,老师这样要求:你能设计一条宣传安全的标语吗?并把它做在幻灯片里,做完交流、评价这些宣传标语。课上下来,学生对安全标语倒是印象深刻,但始终没弄明白什么是幻灯片、标题幻灯片的特征是什么、适用性如何?

2.提问要符合学科的应用特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或操作?有什么用处?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过多注重具体操作的学习与练习,而忽略概念的理解。为了避免“知”、“用”割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如电子邮件模块的“添加附件”这课,老师这样引入:演示一封电子邮件,问:与以往的邮件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答:里面有图片。老师说:这就是附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添加电子邮件的附件。“附件”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不懂、不清楚它的用处,如果忽略对概念的理解,即使学会了添加附件这个操作,只是依样画葫芦,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引出附件这一概念后,教师要追问:你是如何理解附件的?它有什么用?哪些内容可以作附件?通过这样的讨论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变化万千,而课堂提问是这个动态过程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本文只是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就教材、学生、应用三个方面来讨论提问的适切性,关注的面还比较狭窄,课堂提问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提问的覆盖面与密度问题,提问的诊断与评价功能,提问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等,这些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资料:

“新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Z ]

《江苏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Z ]

《有效教学方法》[M][]加里.D.鲍里奇 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 [M] [瑞士] J.皮亚杰 & B.英海尔德  吴福元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