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关注学生差异 促进有效教学——金坛市建昌小学王小芳
信息时间:2012-06-06     阅读次数:

摘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不同时期往往赋予不同的内涵。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作者结合自己上的一次评优课,阐述了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提出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界定有效课堂的概念,从五大着力点来谈有效课堂的要素。

【关键词】 关注差异   信息技术   有效课堂

     最近上了一节评优课,教材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7课 初识画图》,通过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设计作业,以及最后的上课和评委老师的点评。谈谈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以及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策略,与大家共勉。

一、       关注学生差异 ——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界定

其实,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不同的时期往往赋予不同的内涵,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各有特点的信息技术课,又是如何界定这个有效的呢?我们说,新课程一直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我认为现阶段有效课堂的判定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三个维度来衡量,或许更能客观地加以评定。以《初识画图》为例,关注学生的差异,从三看学生来界定课堂的有效性。

1、看学生学习的意愿,学生是否有活跃的思维,积极的表现,以及再学习的愿望。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作为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在有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计的保存画图部分,对文字输入很熟练的同学,可以用文字命名作品。文字输入较慢或不熟练的同学,可以直接用数字保存画图作品。绘画的内容也分三个层次,由简单到复杂。

3、看学生的收获,是不是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能力有提升,是否真正懂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能否实现学有所用。例如: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水平选择自己能画的,尝试在“画图”中画出来。分三个层次,有简单的图形,画出来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有较为复杂的图形,画出来可以得到两颗星,有复杂的图形,画出来可以得到三颗星。这样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所得,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我仔细对照着三看,发现他们本质上是一致的。我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看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来进行课堂有效性的自我反思。

二、       五大着力点——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要素

有效的课堂是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要素协调一致,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是是否抓住这些教学要素的实质,就成了能否把握有效课堂命脉的关键。我归纳了其中的五点,成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五大着力点。

(一)     有效的目标——灵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在制定和实施中,做到三要。

1、要有针对性。俗话说,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课堂的处理也是一样。在学情都不同的情况下,教师应量体裁衣,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而不能过分依赖教参。我在设计《初识画图》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的安排,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启动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窗口的基本结构。

3)学会设定画布的大小。

4)掌握“铅笔”、“橡皮/彩色橡皮”、“刷子”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5)创作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并保存。

2、过程与方法

知识迁移、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层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欣赏画图作品过程中,感受“画图”程序的强大功能。

2)通过绘画一幅简单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学习“画图”程序,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是: 掌握“铅笔”、“刷子”和“橡皮”的使用方法。教学的难点是:设定画布的大小、保存作品。通过学习“画图”程序,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欲望。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触应用软件,第一次在电脑中绘画,那按要求设定画布的大小和保存作品就成了学习的难点。

2、要涵盖三维。我在设计用“铅笔”工具画十条横线时,颜色自选,第一条很短,后面的几条越来越长,最后画出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有的同学说像“马路”、有的说像“金字塔”、有的说像“楼梯”、还有的说像“水纹”等,最后命名。这样设计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让学生操作使用了“铅笔”工具和对“前景色”的选取,更重要的是我激发了学生的展开想象,提升了他们的绘画乐趣。

3、要有操作性。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首先不可过于笼统,要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并能进行目标检测。尤其要强调用行为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注意各行为动词所达到层次的不同。再则要合理,太高太低都不好,太低时低素质的重复,而太高则无法达成。我的目标的设计很具体,而且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基本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二)有效的课前准备——前提

只有充分关注课前准备,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它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1、有效的机房管理。

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机房上课的,上好本节课的前提是每一台学生机里都有“画图”程序,由于多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上课时使用同一台电脑,常常有学生因为误操作,将附件中的“画图”程序删掉了,所以在上本节课之前,我将微机房里的电脑通过网络复制功能,将每一台电脑都设计一样。尤其是电脑的D盘,在里面新建了两个文件夹,“三(1)班、三(2)班”,这样为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要选择保存作品的位置,做了充分的准备。还给每一台电脑编号,从02-38号,共37台电脑,编号与电脑名称一致,以及计算机的IP地址的最后数字一致,便于管理。这样我上课时,广播某一个学生的电脑,展示他的绘画作品就显得非常的方便。

2、有效的学情了解。

充分地了解学生在上课之前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操作习惯等学情,对教学的高产、流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本节课的设计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认识了窗口的基本组成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还有“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所以在认识“画图”窗口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已经认识的部分,重点引导学生构建“工具箱”、“画图区”、“颜料盒”这三个“画图”程序特有的部分。学生学习起来也特别的轻松、愉快!

3、有效的素材准备。

素材准备往往能看出教学意图,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老师把素材准备好了,课也就成功了一半。本节中,我精选了六幅美丽而富有创意的电脑绘画作品,通过幻灯片展示,将“画图”的窗口,以及“颜料盒”界面都截图,展示在课件中,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窗口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名称。还有教学中的四个任务,我也一一写了下来,任务一:设置画布大小,宽度:800像素  高度:600像素。任务二:用“铅笔”工具,颜色自选,画十条横线,竖着排列,第一条条很短,一条比一条长。说一说你画的像什么?任务三:保存作品到“我的电脑”/D盘”下自己的班级里。可以用数字命名,也可以用文字命名。任务四:用“刷子”工具,画以下作品。(只要画一幅)。而且每一个任务都对应着几颗五角星,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为每一个人复印了一份。这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目标就较为明确,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三)有效的教学内容——根本

合理选取与处理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我认为抓好四个关键词,才能展现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生命力。

1、准确有重点。准确无误是教学内容最基本的一点,尤其是信息技术,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另外,教学内容上,也不应该平均使力,应结合教学内容,有重点的贯彻。例如:“铅笔”、“刷子”、“橡皮”三个工具,其中“刷子”工具既可以画图,有可以涂颜色,而且它有几种状态:圆头、方头、向左斜的头、向右斜的头,根据自己画图的需要,选取。所以在讲“刷子”工具时,应该多花点时间,突出其重要性。学好了这个工具,对以后其他工具的学习,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存在着差异,有的同学对键盘、鼠标很熟悉,输入文字的速度很快,使用鼠标也很灵活。而有的同学很少接触电脑,很陌生,使用鼠标也很迟钝。在绘画的水平上,有的同学的美术功底很厚,绘画较为复杂的图形,而有的同学只会画很简单的图形。针对这种现象,我在给文件命名时,允许学生用数字命名,也可以输入文字来命名。在绘画作品时,我精选了难度有差异的图形,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对照了画。这样兼顾了班里各种层次的学生,大大调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画画兴趣,让他们都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就感。

(四)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关键,要在适宜和灵活上做好文章。

1、适宜。我们追求的教学方法可能并不是最高效的,但应该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在学习设置画布的大小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比直接的传授法效率低,但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

2、灵活。在教学中,我将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设置画布大小时,虽是通过任务驱动,采用自主探究,但如果有学生会的,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在组内作好指导,从而使整堂课更显生机活力。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指挥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指挥棒,它促进课堂教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在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上加以关注。评价目的要明确、方式要多样。在整节课中,我是让学生以完成老师设定的任务获取五角星,但在最后一个任务中,我先让学生选图形,有的图形是一颗星,有的图形是两颗星,有的是三颗星的。但最后到底能得到几颗星,还要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评价,好的才可以得到相应的五角星,不好的,还要去掉一颗。

三、       持之以恒——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筑

总之,构筑一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要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要处处关注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协调发展。作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关注学生差异”来界定有效课堂,其实就是要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课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其次,从规范到优化,抓好教学要素的落实。牢牢记住五大着力点——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前教学的准备、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优化。当然,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就促成的。教师要从平时的教学开始,持之以恒,从规范到优化,认真奠定好每一块基石,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各个教学要素开始,逐步构筑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相信,明天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雷鸣川 《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2、钱柳松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中小学信息技术》2008年第4期 费海敏《教学要素:高效率课堂生成的落脚点》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