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鸦片的危害,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林则徐禁烟的爱国壮举,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从中获得启发与智慧,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等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4、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影视片,查找材料,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我们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现中国和前清时期的版图,你有什么问题?
2、谈话:中国版图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中国国土为什么大批沦丧,这与1840年的一次历史事件有关,这就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还得从鸦片说起。
二、探究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一)了解鸦片以及英国人倾销鸦片的原因。
1、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
(1)学生自由交流。
(2)点击图片并介绍。
2、可就是这么一种毒品,当时的英国商人却把它偷运到中国来,到底是为什么?
(1)出示资料。
(2)读后交流。
(3)小结。
3、那么,英国人偷运鸦片到中国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算一算
(2)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当时,烟馆里的人把鸦片叫做福寿膏,诱骗无知的中国人进行吸食。上到政府官员,下至老百姓,都在吞云吐雾,吸食鸦片。
(二)探究吸食鸦片的危害。
1、鸦片的大量输入、老百姓的大量吸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师讲述书上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学生讨论对个人的危害:身体衰弱,甚至死亡;意志消沉。
(3)吸食鸦片除了给个人带来了这么严重的危害外,还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呢?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在小组讨论一下。
(4)小组讨论,并由组长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5)组织汇报。
(6)小结。
2、听着吸食鸦片的危害如此严重,作为中国人,你最想干什么?
(三)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1、当时,就有这样一位将领,他和同学们有着一样的情绪,他就是(林则徐),他于1839年曾经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2、在语文书上我们学过这个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虎门销烟时的壮举。
3、播放虎门销烟的影片资料,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大体过程。看着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你想说 。
4、谈话:战争爆发。
(四)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以及结果。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教师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2、探讨《南京条约》。
(1)出示条约内容。
(2)内容是什么?(讲述香港的被割让。)
(3)看着这个条约,有什么想说的?(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而这仅仅是屈辱历史的开始,英国人尝到了甜头,时隔十二年,1856年,英国又以“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外国列强又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在这些战争中都被打败了,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出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小结:通过这些条约,我国丧失了大量的银两、主权和大片的领土。澳门丢了,这一大片领土丢了。(出示对比地图)
三、以史明理,总结升华
1、了解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那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讨论。
(2)小结。
2、讨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3、明理:读史使人明智,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160多年了。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读着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4、总结谈话
附:板书
鸦片的背后
侵吞银两 侵占领土
落后就要挨打
发愤图强,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