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衔接桥梁 寻觅发展渡口
——记常州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暨六年级复习研讨活动
首先,大家观摩了两节分别由中学七年级英语教师和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执教的英语课。第一节是由常州外国语学校周铮老师执教的6B Unit
接着,常州外国语学校沈金仙老师和觅渡教育集团孙霞芬老师分别从中学和小学两个视角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沈老师在评课的同时指出,中小学英语教学情况的差别:教师用语和语速的不同、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能力不同。孙老师在评课中用精辟干练的语言分析了庄老师的复习课,指出该课以“Helen's May Day”为主线来串联各项复习活动,创设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以五个任务将本节课所有复习的知识点串成线状,同时孙老师还指出了中小学教师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然后,由觅渡教育集团钱伊琳主任进行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课程基地研究情况汇报。钱主任围绕近一年的中小衔接专题活动,常外学生的跟踪访谈,师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等方面向与会专家、教师介绍了觅渡与常外“校际研修共同体”的研究情况,并从教学目标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法指导的衔接三个层面谈了一些思考。
最后,由市教研员黄小燕老师作总结,她充分肯定了觅渡教育集团与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师在“常州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课题研究中作出的努力,并指出,衔接教学并不是小学的一味迎合或者是初中的屈尊纡贵,而是双方为学生的后续发展而达成的合理妥协,为学生的顺利过渡搭建桥梁。两校共建“衔接教学研修共同体”近一年来,做了很多扎扎实实的数据收集工作,双方教师在调查、沟通和共享中,不断丰富各自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认识,拓宽自身的教育视野,从而逐步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两校的教学研究为同类型学校间的衔接教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并提出了初步的衔接教学建议,对于今后更多层次学校间的衔接教学研究极具借鉴价值。
本次活动是“常州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课题研究的第一次市级公开展示,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新起点,觅渡与常外将携手共进、一起寻觅发展的渡口,为学生的真实发展构筑衔接的桥梁。
(文/张伟;图/陈涛)
Helen\s diary.wav
庄泳萍过去时态8.ppt
6BUnit7.ppt
中小学英语衔接(评课 常外 沈金仙).doc
评课(觅渡教育集团孙霞芬).doc
常州市中小学英语衔接活动发言(觅渡教育集团 钱伊琳).doc
照片.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