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幼儿科学教育公开课
大班科学活动《小鸡出壳》
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傅月皎
活动目标: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积极寻求答案。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1/2的鸡蛋壳3~4只,铅笔一支,粗吸管一根(长短相同),胶带纸圈一个,标记一个。
2.多媒体课件《小鸡出壳》《薄壳结构原理》《有关拱形的物体》,1/2的蛋壳若干、小盘子一个、 注有颜色的水针筒,大记录表1张,小记录表16张。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记录猜测。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提问:“到底是谁更容易把蛋壳啄破?”
二、操作体验,发现现象。
1.第一次操作,初步感知力作用于蛋壳凹、凸面的不同现象。
(1)提出问题,感知凹凸面。
教师引导语:“什么东西比较象小鸡的尖嘴巴?”“什么是凸面?什么是凹面?”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大记录表)。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铅笔去戳蛋壳的凸面和凹面,戳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交流讨论。
2.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借助工具探索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蛋壳的凹、凸面的不同现象。
(1)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借助工具科学探索。
教师引导语:“你们在操作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小工具。看看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能够固定住鸡蛋,并让铅笔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小记录表)。
教师引导语:“鸡蛋壳放在胶带纸圈上,吸管放在蛋壳的凹面或凸面的中心部位,铅笔从吸管的最顶端松手掉下去。”
(3)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上来介绍一下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分别戳了几下。”
小结:刚才小朋友借助吸管和胶带纸圈使铅笔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三、演示解惑,感知原理。
1.请幼儿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发现“力的分散”现象。
教师引导语:“请大家看看水落到‘蛋壳’上怎么样了?”
2.利用多媒体展示“薄壳结构原理”。
小结:当铅笔的力落在蛋壳凹面的时候,力全部聚集到一起,蛋壳就很容易戳破。当铅笔的力落在蛋壳凸面的时候,力全部都分散开来。所以,薄薄的蛋壳就不容易被戳破。
四、观看课件,拓展经验。
展示图片,介绍生活中的拱桥、隧道等物体,知道这些都是蛋壳的奥秘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游戏激趣,激励探索。
游戏:小身材,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