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信息时间:2012-05-13     阅读次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6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8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doc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