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九年级下册课件>>文章内容
中考复习:写好细节,突显中心
信息时间:2012-05-01     阅读次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巩固细节描写的方法。

2、通过对比,学生感知细节描写对突显文章中心的作用。

3、能够使用细节描写突显中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学生感知细节描写对突显文章中心的作用。最终达到能使用细节描写突显中心。

 

教学过程:

一、榜上有名

之前我们写了一篇2011年中考作文《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要求运用细节描写突显中心。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有写理解母爱、父爱等亲情的,有写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哲理的,无论是哪种,同学们都写出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在这次作文中写得好或很好的同学有:

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榜上有名的同学。

 

二、片段欣赏

自然还有些同学这次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今天我们的这堂作文评讲课好好总结,在讲评中希望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收获。

这里呢,我从本次作文中选择了一些比较好的片段,请放声朗读这些片段,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体现中心的?请放声读读这些片段吧。

片段见学案

请选择你比较喜欢的一个片段来说说。

 

教师总结:这五个片段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对某一个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但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为了突显文章的中心。

ppt总结】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就人物描写而言,是对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

当然,为了让我们的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可以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对比等写作手法。

 

三、佳作亮相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优秀片段,都通过细节体现了“理解”,或是体现了“不理解”。下面我向大家推荐一篇来自我们班李冰钰同学的好文章。请作者来读一读。

听完后请大家告诉我:作者是抓住了哪些细节来突显中心?

  文章见学案。

<李冰钰的文章,告诉我们,为了突显中心除了可以对人物、环境进行细节描写外,还可以对物进行细节描写。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茹志娟的《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在肩上的步枪筒里插上了几根树枝作装饰;小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

李冰钰是一位懂得感受生活的同学,但我觉得她更懂得如何用笔记录下那些让她有感触的事件。从奶奶摘花,到奶奶臂弯里的那只篮子的这些细节,都成为了她文章中的亮点。正是这些细小的亮点,在文章中不断地闪烁着光芒,让我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舍与得”的大道理。

四、作文升格

有这样一位男生,他也用心感受父亲对他特殊的关爱,用笔写下了父亲和他之间的一些故事,创作了一篇《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我们的中考阅卷老师给这篇文章判了46分(满分60分),只达到了作文的平均分。请大家根据阅卷老师的评语,帮助他完成作文升格。

 

【评语】本文的作者通过学习生活中的三件事,慢慢理解了爸爸对他的关爱,一种“无声无息又充满力量的男子汉的爱”。文章总体结构清晰,从“小时候”到“后来啊”再到“而现在”,清晰地展现了对父爱理解的一个过程。但是文章在事件的叙述中,重点不突出,没能够突显文章的中心“我理解了爸爸对我无声无息又充满力量的男子汉的爱”,可以更多关注爸爸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

 

 

 

教师结语: 请细心观察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真心体会一草一木、一言一行,用心描绘出生活的点滴细节。让那些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成为记忆中的永恒。写作从生活开始,生活从细处感悟。谢谢大家!下课!

 

 

 
5414.ppt
5415.doc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