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盛开,春意盎然,2012年4月19日下午,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在西新桥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常州市各辖市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15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市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张小亚老师主持,二实小李霞老师和西新桥小学的施晓红老师分别执教了两节不同年级不同风格的活动指导课,展示了“同题异构”的教学魅力。
第一节课是西新桥小学的施晓红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关于葫芦丝的研究》计划制定,施老师从创设情境开始,激活学生原有经验和积累,激起研究兴趣和愿望,提出课题——“关于葫芦丝的研究 ”计划制定,再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计划内容,强化计划制定基本框架,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施老师试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原有的体验积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各种有价值、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交流互动中,师生共同完成计划制定,提升学生的研究思维。第二节课由二实小的李霞老师借班上课,执教了四年级《食品安全离我们有多远》,制订课题活动方案。学生对这一话题也是非常的感兴趣,教学中李老师通过范例引领及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样例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 李老师从学生表达的言语中、讨论的问题中、参与的活动中、展示的结果中捕捉资源,进而进行引与导,提炼、提升与总结,整堂课学生研究兴趣浓,思维活跃,教师板块意识强,收放自如,指导细致到位,给听课的老师很多启示。
两位执教老师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切入点不同,教学风格各异,教学指导精彩纷呈。但共同演绎了计划和课题活动方案制定的灵动指导。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说课,对研究背景、教学目标等进一步阐述,并对教学进行反思。然后各辖市区教研员及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针对观摩活动中“同课异构”以及教师的不同表现,大家展开了讨论,并坦诚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生动具体、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使本次参与研讨活动的老师对计划制定、课题活动方案设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悟。
最后的专家点评环节中,市教研室张小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充分肯定,对西新桥小学的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指出(一)计划制定、课题活动方案设计应突出4个重点:1.研究问题要有针对性;2.活动设计要有可行性;3.研究方法要有多样性;4.成果表达要有丰富性。(二)不同年段的学生,教师指导策略和侧重点不同,起始年级的指导相对应该具体到位。(三)教师要在方案制定过程,关注学生研究思维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整理思维、生成思维、提升思维。
实践、自主、创新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为孩子研究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个个研究过程的经历,都是孩子发展道路上的一串串足迹,也是所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共同期待!(施晓红/文 汤英娟/摄)
第一节课是西新桥小学的施晓红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关于葫芦丝的研究》计划制定,施老师从创设情境开始,激活学生原有经验和积累,激起研究兴趣和愿望,提出课题——“关于葫芦丝的研究 ”计划制定,再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计划内容,强化计划制定基本框架,然后具体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施老师试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原有的体验积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各种有价值、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交流互动中,师生共同完成计划制定,提升学生的研究思维。第二节课由二实小的李霞老师借班上课,执教了四年级《食品安全离我们有多远》,制订课题活动方案。学生对这一话题也是非常的感兴趣,教学中李老师通过范例引领及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样例指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 李老师从学生表达的言语中、讨论的问题中、参与的活动中、展示的结果中捕捉资源,进而进行引与导,提炼、提升与总结,整堂课学生研究兴趣浓,思维活跃,教师板块意识强,收放自如,指导细致到位,给听课的老师很多启示。
两位执教老师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切入点不同,教学风格各异,教学指导精彩纷呈。但共同演绎了计划和课题活动方案制定的灵动指导。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说课,对研究背景、教学目标等进一步阐述,并对教学进行反思。然后各辖市区教研员及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针对观摩活动中“同课异构”以及教师的不同表现,大家展开了讨论,并坦诚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生动具体、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使本次参与研讨活动的老师对计划制定、课题活动方案设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悟。
最后的专家点评环节中,市教研室张小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充分肯定,对西新桥小学的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指出(一)计划制定、课题活动方案设计应突出4个重点:1.研究问题要有针对性;2.活动设计要有可行性;3.研究方法要有多样性;4.成果表达要有丰富性。(二)不同年段的学生,教师指导策略和侧重点不同,起始年级的指导相对应该具体到位。(三)教师要在方案制定过程,关注学生研究思维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整理思维、生成思维、提升思维。
实践、自主、创新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为孩子研究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个个研究过程的经历,都是孩子发展道路上的一串串足迹,也是所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共同期待!(施晓红/文 汤英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