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阶段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徐伟健
一、低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
1、理解词语。
(1)在句子中分辨字和词。
(字是语言的符号,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词语在句子中能充当一个成分,表达一个意思。)
如把句子中的词语,画出来: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2)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的词语表示一个事物的名称,如“草”;有的是表示一个动作,“跳”;还有的是表示一个行为的状态的,如“嫩生生”。有的词,只有一个字,有的有两个或几个字;有的词语中几个字只能表示一个事物,如“燕子”;有的词语中有一个中心字,如“桃花”、“嫩芽”。)
在老师的指点下,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恰当的方法说出或表达词语的意思。或支出相应的事物,或用一个动作,或用语言描述。
如说说“河川”(山川河流、川流不息)、“冒”、和“春雷”的意思。
(3)能在口头正确地运用。如“池塘”。 有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很清很清。一群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2、理解句子。
(1)初步认识句子的概念。
初步认识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和标点,正确地找出句子。
(2)正确感悟句子的意思。
(句子有的长很简洁,只有表达主要意思的词语,如“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有的句子比较长,表达几个意思。如“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能根据句子的不同类型,回答句子中说的是“谁”在干什么(叙述句)? “什么”是什么的(判断句),“什么”怎么样的(描写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能联系上下文,比较全面地领悟句子的意思。如“一节,一节,又一节。”是说春笋长得很快。
(3)感悟句子表达的感情。如“画我祖国好河山。”表达了“我们”自信、自豪的思想感情。“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春笋非常高兴,或感到很幸福等。
3、理解自然段。
(自然段与句子比较,表达的意思更加全面、清楚。在文章中有明显的标记,提示读者停顿、思考。有的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有的有几句话。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全面地概括好自然段的大意。)
能正确说出课文中的自然段,并能大体地说出自然段的大意。
4、了解主要意思。
(每一篇课文,都叙述一个意思,告诉小朋友一个事物。我们阅读后,一定要清楚知道其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一年级的课文内容比较简洁,可以采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叙述,内容可以多一点,最好要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如在老师的引领下,说出“春笋”一课的主要内容:钻在地下的笋芽儿听到一声春雷,就立即从地里冒出来。它们在太阳的照耀下,得到春雨的滋润,一节,一节,又一节,很快地向上生长。
5、正确流利地朗读。
要读准字音,注意句子中词语之间和标点的停顿,注意朗读的速度。
二、中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
1、理解词语。
能根据词语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说出自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从三年级开始,要能对典型的词语和关键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表达其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2、理解句子。
(1)判断句子的类型。能正确判断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并能正确地朗读,读出其语气和语调。
(2)说出句子的意思。除了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外,还能用调换词语顺序,说说句子的意思。如: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改成:我驾驶着飞机在祖国的蓝天航行。能够用上“把”和“被”改说句子。
(3)感悟表达上特点。有的句子表达的意思非常具体,有的表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达得很生动。
(4)感悟句子的感情。除了说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感情外,还要说说自己的感情。
3、理解句群。
(几个句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句群。在句群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有的句群在一个自然段中,有的一个句群就是一个自然段。理解句子之间,特别是理解句群,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能正确找出总分、承接、并列等典型的句群。
4、理解自然段。
不仅要正确概括自然段的大意,而且要能给典型的自然段划分层次。
5、概括主要内容。
(1)注意文中人称。如《长城和运河》,讲(说、写)“我”在飞机上看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景象。《雪儿》也要注意用好第一人称叙述。
(2)运用中心句子。如《微笑着承受一切》可以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句子进行概括。《美丽的南山群岛》,说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也是个迷人的地方。
6、有感情地朗读。
不仅要读正确、流利,而且要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三、高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
1、理解词语。
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意思。正确感悟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地运用词语造句。
2、理解句子。
(1)迅速感悟句子的大意。用缩句的方法,正确、迅速地抓住句子的主干(或叫主要成分)。
(2)正确理解复句。不仅能根据相关的关联词语,理解分句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感悟没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之间关系。(主要是并列、因果、转折、递进等。)
(3)学会欣赏句子。不仅能推敲描写具体的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而且能说出描写生动、有力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4)感悟句子的感情。除了说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感情外,并能采用恰当的朗读技巧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3、理解段落。
能正确地给课文划分段落,写清段落的起讫,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4、概括主要内容。
能用自己的一两句话说、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归纳中心思想。
不仅要正确地说出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而且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获得自己独立的感受、体验。
6、领悟写作方法。
不仅要感知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构思(记叙的顺序、详略、前后照应、过渡、人物的内心和外表描写,以及开头和结尾等),而且要学习作者观察、思考生活的方法。
7、朗读背诵。
不仅要根据编者的要求,朗读和背诵有关的课文,而且要自己有所选择,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自觉地朗读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