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2011年年会论文评比已于日前结束。本次评比共收到论文108篇,评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31篇,具体名单见附件。
论文评审具体过程是:第一步是对论文进行登记编号;第二步对论文初选;第三步对初选出来的论文交换阅读;第四步是再请有关专家对所有可能获奖的论文审读和比较,初步确定论文等级;第五步查阅有关资料,审核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最终确定论文的等级。在上述过程,全部使用作者提交的没有作者相关信息论文稿,评委只知道论文编号而不知道论文作者,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和往年论文比较,作者仍然以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比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成果和问题,评委能够感受到来自一线教师鲜活气息、教师们在教科研领域的个性化发展和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考验,具体特点如下:
一、关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重点关注了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数学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不少的文章的论述有利有据,表述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研究中考和高考考试试题。教师们分别对试题的来源和考查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部分教师问题意识增强了,且据有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研究习惯,成果斐然。
三、关注最新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有教师结合自己使用新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撰写出的论文水平较高,值得同行借鉴。
四、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例如虽然引用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但显得比较单薄,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还不准确。
五、有的论文论述比较宽泛,较难看出其论述目的;有的论文理论依据不充分,不能让人信服;极少数教师的文章原创性不强,引用过多。
我们的建议:
一、因为小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深入挖掘,把它讲清讲透,所以选题切入口还是要小一点,选择有自己的真实感悟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述最好。
二、经常阅读一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书籍,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水平。
如对本次评比结果持疑义,请于一周内向教研室领导反映。联系电话:86669500。
论文评审具体过程是:第一步是对论文进行登记编号;第二步对论文初选;第三步对初选出来的论文交换阅读;第四步是再请有关专家对所有可能获奖的论文审读和比较,初步确定论文等级;第五步查阅有关资料,审核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最终确定论文的等级。在上述过程,全部使用作者提交的没有作者相关信息论文稿,评委只知道论文编号而不知道论文作者,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和往年论文比较,作者仍然以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比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成果和问题,评委能够感受到来自一线教师鲜活气息、教师们在教科研领域的个性化发展和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考验,具体特点如下:
一、关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重点关注了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数学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不少的文章的论述有利有据,表述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研究中考和高考考试试题。教师们分别对试题的来源和考查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部分教师问题意识增强了,且据有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研究习惯,成果斐然。
三、关注最新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有教师结合自己使用新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撰写出的论文水平较高,值得同行借鉴。
四、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例如虽然引用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但显得比较单薄,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还不准确。
五、有的论文论述比较宽泛,较难看出其论述目的;有的论文理论依据不充分,不能让人信服;极少数教师的文章原创性不强,引用过多。
我们的建议:
一、因为小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深入挖掘,把它讲清讲透,所以选题切入口还是要小一点,选择有自己的真实感悟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述最好。
二、经常阅读一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书籍,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水平。
如对本次评比结果持疑义,请于一周内向教研室领导反映。联系电话:86669500。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12年1月4日
2012年1月4日
2011年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获奖论文目录.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