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精彩,别样的收获
——记常州市小学英语综合、复习和评价的创新教研活动
观课议课,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渗透到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中。
开课前:思维碰撞 精益求精
围绕“综合版块”和“主题复习”,参与本次活动的相关英语教师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从选课到选材,从构思到细化,大家不断的探讨和争论。
开课时:巧妙设计 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的上课模式。先说课再上课,两位老师在上课前先进行五分钟的说课,阐述自己上课的思路和设计。这样更有利
两节课在老师们的期待中开始了。谈老师虽然是借班上课,但她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功底扎实,很快就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之中。她利用“倒叙”方式导入,情节前后呼应,在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黄老师导入自然,在学生自行归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比较归纳;自主提问,建构知识。教师进行适时适度复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性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谈丽金老师新颖的“倒叙式”故事化教学和黄一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教学,都激发了学生浓浓的学习热情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课后:评价转变 耳目一新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亮点:评价方式的转变,逐渐带动教师观课方式的改变。
首先,常州市博爱路小学英语教研组事先根据上课教师的教案制作了观课量表,从关注学生的个别反应到整体反应。观课时,以学生为中心,明确目的,多维度由点到面观察学生的习得情况。评课时,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数据,聚焦重难点,层层评析。
其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刘娜佳老师通过边听课边反思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环节做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听课过程中授课者与听课者思维互动的过程。
第三、教师互动,理念碰撞。在评价过程中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积极的参与了评课活动,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建议。
本次观课评课活动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中评课形式化、表面化以及评课效果零散化的现象,通过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说明问题,使观课议课更有针对性,更有指向性。博爱小学的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和实施,将观课的重心下放到学生的学习上,以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学习结果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力争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尊重和遵循学生的学习逻辑。这种议课就不再是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行为为抓手,讨论教育观念和教学效果,对于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实小刘老师的观课方式则适合个体老师的学习和交流,使观课的过程成为执教者和观课者共同实践、共同思考的过程,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辩论并达到共识;而教研员和一线老师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教学思想共构共享的过程,使问题引向深入的关键,在对话中实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行为改善和教学效益提高的整体提升。
今后我市听评课的趋势是开课教师既要精心备课,谋求创新;又要有勇气接受深度解剖、接受质疑和挑战:听课老师也要有备而来,且听且思,且思且行。让我们引用多尔的建议,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不断前行。
刘娜佳评课扫描.zip
黄一华教案和说课稿.zip
谈丽金教案和说课稿.zip
博小评课.zip
市公开课2.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