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文语言文字材料,领略课文的优美意境。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让学生走近嫦娥,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
3、让学生在深刻体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尝试为课文补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图引入,感受奔月的意境美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神化故事——《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的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
2、(出示插图)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出示第六自然段)自读。读了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指名读读出美的意境)
5、老师也想读,听出来了吗?有什么差别?比较: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碧蓝碧蓝——碧蓝(很蓝很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6、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将这段嫦娥奔月的文字读一读。(齐读)
二、揣摩人心,体会嫦娥的内心美
1、这段文字让我们感觉到嫦娥奔月很美,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的3—6节,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交流:除了嫦娥奔月的情景美,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人更美,心地的善良,板书)
3、默读课文,把体现嫦娥善良的语句用线画下来。交流:
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板书:接济乡亲)
(1) 什么是“接济”?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想象说话如:邻居家没米下锅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2)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用一个词来讲,就是经常。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板书:吞下仙药)
(1)这件事因谁而起?逢蒙是一个怎样的人?(奸诈贪婪,心狠手辣)。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抓住重点的词语,边读边体会)
(2)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想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3)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说一说,演一演,想想有哪些周旋的方法?(同桌演嫦娥与逢蒙周旋。)
(4)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5)你看,嫦娥不仅善良,你还觉得她怎样?(机智、勇敢)男女生分读逢蒙和嫦娥的句子,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范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遗憾——不能再和乡亲们生活在一起,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留恋——留恋人间的生活,留恋乡亲们,留恋他的丈夫。)
三、升华情感,体会美的内涵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
(出示第7自然段)交流具体从哪里体会到的?
(相机理解“他焦急的冲出门外”, “连声呼唤”,“不顾一切”等词,体会后羿与嫦娥的感情深) (配乐朗读这节)
2、想象练说:A如今,只能看着心爱的人却无法相见,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痛苦?“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心里想什么?)
B丈夫对妻子是这样的情深意切,妻子在月亮上也在深情地凝望着后羿。那么嫦娥可能在对后羿诉说着什么呢?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出示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体会乡亲们为嫦娥祝福,企盼团圆的美好心愿。)
5、小结:美好的月亮,美好的嫦娥,美好的故事。这是人们内心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嫦娥奔月在作者眼里成了美的永恒,让我们再读这段嫦娥奔月的动人文字,让这美好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里。
四、总结全文
《嫦娥奔月》是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因为有了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后羿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共同“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拓展阅读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几种版本,课文所言,只是一家之言,介绍学生阅读。
板书:
10、嫦娥奔月
接济乡亲
心美 善良
吞下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