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 | 5号选手 | ||
教学目标 | 1、 学生能认识到衣服和食品与农产品的关联,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通过教学,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使其关注衣食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3、 通过资料搜集、比较、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初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能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 ||
教材分析 | 《衣食的来源》属于《聪明的消费者》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从课程衔接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分为三大板块:“生活离不开它们”意在唤醒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日常生活中与衣食分不开的生活体验,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思考;“粒粒皆辛苦”通过馒头的诞生过程让孩子感悟到一个普通的馒头里原来有这么多奥秘,劳动成果的产生是很不容易的,唤醒孩子珍惜粮食的同理心;“希望的田野”意在让学生感悟到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扩展孩子的农业视野,做到由点及面的影响。今天设计的前两个板块,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重在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的设计来感悟和体验衣食的重要性、劳动成果的不容易,让学生初步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 ||
学情分析 | 四年级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在这一时期,孩子与社会的接触面更广泛了,他们更多的能够从生活与社会中的现状产生想法,获得成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在家庭中是“核心”,从来不需考虑衣食的来源,对农村、农业缺乏必要的了解。生活的富裕使得学生对劳动成果不知珍惜,反而在学校衍生出攀比、追求物质等不良现象。《衣食的来源》这一课的教学能让学生从关注生活中的衣食出发,了解衣食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初步养成勤俭节约、自觉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和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1、 学生由内而外的深刻感悟到衣食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们的联系。 2、 学生能从认知到行为上自发产生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和习惯。 | ||
教学准备 | 学生搜集相关衣服商标、食品包装袋、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 ||
教学设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认识“衣食父母”不可少 ( | 1、同学们,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去,你觉得哪些东西是我们一天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瞧瞧,你的衣服真漂亮;早餐要吃得好,午饭要吃的饱,晚饭要精而少。 2、那就让我们跟着陈佳同学一起,去看看她一天的生活吧。 Ppt出示: ① 陈佳穿上衬衫和裙子,戴上红领巾,洗脸刷牙,在镜子前正衣冠。 ② 陈佳的早餐: ③ 做作业 ④ 妈妈买了好多菜 ⑤ 下午陈佳跟着妈妈去看《功夫熊猫2》,吃了一盒爆米花 ⑥ 晚上盖上柔软的薄棉被,舒舒服服的睡着了。 瞧瞧,陈佳的一天里,衣食跟她的关系可密切了。所以衣服和食物看作是我们的父母,俗称“衣食父母”。但是你们知道衣服和食品的成品是从哪里来的吗?(农产品) 3、 老师把陈佳的衣食用品都罗列起来,你能把它们与农产品连起来吗? 4、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衣服和食物吗? 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服和食物,远古人民没有衣服,所以常常只能依偎在一起,因为恶劣的天气而生病冻死,没有食物我们就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了。 |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边看图片,边观察思考 学生连一连 |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关注生活中的“衣食父母” 借陈佳作为引子,让学生产生共鸣,体验类似的一天中,有哪些与衣食密不可分。 通过连线的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农作物,了解衣食的原料。 |
二、活动体验,感悟“衣食成果”不容易 ( | 1、周六下午,陈佳跟着妈妈一起来到了大润发超市,这里面的东西可不得了啊!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样样俱全。陈佳在超市里又发现了一些新花样: Ppt出示超市的琳琅满目的商品 2、瞧,陈佳真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决心把这些包装都搜集起来,做一个小调查,我们也来帮帮她。 ①搜集衣物的商标(了解衣料的成分,强调衣服成品的不易) ②搜集食品的包装袋(成分表,强调食品制作的技术和难度) ③学做馒头,了解馒头的诞生过程(视频展示) 思考:做一个馒头多不容易啊,你还知道哪些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吗?(如千人糕) 我们可以通过询问、采访、查阅、搜索等方法了解更多想知道的问题。 3、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帮助陈佳做了这个衣食来源的调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衣服和食品的成分都比较复杂,都离不开农作物。“树连树,根连根,衣食之源在农村。” 2、再简单的食品也需要一定的加工过程,也需要农民伯伯的付出与辛劳,每一件成品都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 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源,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上,完成表格。 观看视频 结合有经验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 与第一板块顺承深入,创设“超市”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被引导的初步感悟到主动投入的调查研究中来,在调查研究中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习得认知、升华情感、获得成长。 |
三、视野拓展,内化“勤俭”“珍惜”表言行 ( | 1、陈佳觉得这份调查报告很有意义,于是就打算跟老师要求在全班进行宣讲。可是在这天早晨,她发现了一件事儿:(故事阐述) “馒头的哭诉” 2、在你身上,或在你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3、难道因为我们的生活相对富裕,就有理由奢侈浪费吗?因为我们身处于鱼米之乡,就无需去担忧资源的缺失吗?因为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个世界的儿童都能如此幸福吗? 看看这些图片,结合刚才我们讨论的故事,你想对身处幸福生活中的同龄人说些什么? Ppt出示 索马里饥荒的相关图片 4、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愤怒、反思,表露你们的同情,和决心。我想你们可以跟陈佳一样,把你们的感受、建议和倡议写成一份以班级为名义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全市的同学关注衣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 学生听故事 学生说现象 学生看图片、进行思考 生发表看法、吐露心声 课外拓展 策划活动、写倡议书、在活动中内化意识和习惯。 | 对第二板块进行再次升华,仍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从浪费粮食这一普遍意义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再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去关注世界范围内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矛盾、对比的差异,让学生自我生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意识 |
板书设计 | 衣食的来源 农作物 心、行动 辛勤劳动 勤俭节约 珍惜资源 调查小贴士 注意观察 搜集资源 分析总结 提出倡议 |
《衣食的来源》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