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常州教研>>信息发布>>文章内容
悼老潘先生
信息时间:2011-10-26     阅读次数:
 

惊闻潘克勤主任因病去世,心痛不已,夜不能寐。

老潘离我们而去,没有人通知我,我与老潘的交往,其实只是上千个语老师中的极普通的一个吧。

作为一个语老师,认识老潘由来已久,印象中常州初中语文课改由他而起。我对他所推崇的板块课堂结构及建构主义理论一直欣赏备至,直至今天,自己一直沿用。常态课、学校公开课、大型区级公开课、省优质评优课一律采用板块结构,感觉上起来是那么得心应手。特别喜欢听他的评课,不管什么课,总能细心地道出优点一二三,值得改进的一二三,仔细回味,竟然条条都切中肯綮,真是佩服得紧。考试是老师教学的指挥棒,非常喜欢他的及他指导下的出卷风格,因为感觉他的试卷和平时指导的教学风格就是一体的。有一年他指导下常州的中考卷获得了全国中考试卷排名第二的好评。记忆犹深的经典阅读题有《藏羚羊跪拜》《最美的眼神》《用爱倾听》《有趣的三》《我的四季》……尤其是探究题:说出“萨达姆格勒”的含义、“政治的整容”……等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以至后来经常看到被许多杂志引用,成为解题的经典例子。这是何等的大智慧。而且,潘主任敢于让老师对试卷、对自己的种种作为提出异议(那时网络条件允许),总记得期中、期末考试时,许多人都上来点评试卷,大家各抒已见,其中也不乏一些批评与指责(但老潘从不介意),显得热闹非凡。又可见胸襟是何等的宽广。

第一次近距离与老潘接触还是在本世纪初期,湖塘桥中学沈鑫涛结婚,坐在一桌吃饭。可惜那次也许因为能这样亲近老潘而感到过于激动了,竟喝得酩酊大醉、失态,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醉。

尔后,渐渐地就与老潘熟了,还是由于当时学校引进了多媒体,对PPT做课件感觉非常新鲜,尝试着做一些,自己上过了,再发到常州教研网初中语文网,潘主任总是认真地看过,并提出一些建议,最多的是鼓励,并上传到“课件荟萃”板块。记忆最深的还是在制作《阿里山纪行》课件时,他告诉我神木其实不止一棵,大概有三千来棵吧,告诉我一些台湾阿里山的轶闻,并且把在阿里山拍的照片传给我,说是做课件也许可以用上。受他的鼓励与感染,我也经常做些课件由他上传至常州教育网,至今已有几十个了。并且他还联系常州电教中心,说是要把我的课件刻成光盘,用于语文教研……

后来,还有几次一起编写教辅用书的合作,常常是潘主任担任主编,据悉,潘主任对书稿的审核非常严格,对文章的采用、题目的编制、教案的设计都是认真审核,对一些细节也是非常看重,诸如错别字、标点、字体、格式等等经常帮你指出来,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养成诸事严谨的态度,感觉能和他一起编书真是受益匪浅。

常和一些普通的语老师一起聊起潘主任,都由衷地佩服他的智慧、他的和蔼、他的亲切、他的与人为善。

有人呼他为“可爱的老头子”。

有人说起,他爱唱的歌是刀郞版的《小芳》。

去年冬天,闻悉他生病,也曾起过和他一起吃顿饭的想法,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竟未能达成,这竟成了终生遗憾。

好像,老潘离去时,苍天落泪。

   老潘——我们忠实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您一路走好。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