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讨饭(猜一字)。谜底:吃。别小看这个字,这个字的作用可大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尝试用“吃”这个字贯穿整节课的学习。
二、找“吃”,讲故事
请同学们划出课文中含有“吃”字的语句,并选用关键句简要地复述故事。
三、读“吃”,品形象
这么多有关“吃”的语句,你能不能通过表演的方式读出来,读出人物的性格,并说说你这样朗读的理由。
夫: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一心想爬到上流社会。
妇:泼辣,冷酷,刻薄,精明,又富有心计、唯利是图。
若瑟夫:善良、充满叔侄亲情
于勒:吃尽遗产的败家子
总结:在“吃”的背后,登场的人物的性格展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三、续“吃”,展想象
课文最后一句话说,“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假设菲利普一家到家后,吃晚饭时餐桌上又会有什么的场景? 请合理想象,续写小说。
要求:符合原文人物性格,100字左右。
(写作5分钟,四人一小组交流5分钟,展示5分钟)
有人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家庭这个细胞中,可以看出当时整个社会肌体的情况。菲利普对待于勒的行为,不就是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吗?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我的叔叔于勒.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