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通过朗读交流,自主赏析,品味“鸟语”。
2.能感悟作者的伟大心灵,获得心灵的启发。
教学重点:
1.能通过朗读交流,自主赏析,品味“鸟语”。
2.能感悟作者的伟大心灵,获得心灵的启发。
教学难点:
能感悟作者的伟大心灵,获得心灵的启发。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雨后,在许久的寂静之后,传来一句怯怯的鸟啼。
有人说,鸟儿是有“鸟语”的。它是一种传递,一种陪伴,一种慰藉。
【投影】鸟语
鹰——在高远的天穹享受飞翔,桀骜刚烈,英雄孤独。
麻雀——鸟类中最卑微的草根,平凡琐屑压制不了生的快乐。
荆棘鸟——生命的结局是悲怆的,它的美丽却是永恒的。
我想,所谓“鸟语”,就是鸟儿用它的动作、行为等传递给我们的、它的独特的生命和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鸟语”,走进珍珠鸟的心灵里去。
二、品味“鸟语”
1. 珍珠鸟的“鸟语”是怎样变化的?
【投影】
珍珠鸟的“鸟语”是怎样变化的?
(划出相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字词圈点评注。)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划出相关句子)
【示例】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伸出小脑袋瞅瞅”,准确地描摹出珍珠鸟对环境的好奇和对“我”的戒备。“渐渐”体现了它小心翼翼逐步试探的过程。一个“敢”字,体现了鸟儿小小的勇气和胆量。应轻读,体现其小心翼翼和戒备 。
“很少”一词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关爱和呵护,一个“便”字连接前后句,体现了我的行动决定了鸟儿的反应。
【板书】
鸟语:害怕、胆怯——好奇、戒备——胆大、淘气——放心、友好——信赖
我:尊重、呵护、关爱
2.珍珠鸟的“鸟语”给我们怎样的启迪?用一句话表达。
【投影】
珍珠鸟它的“鸟语”给我们怎样的启迪?用一句话表达。
【板书】用爱包容生命,用心灵去读心灵。
三、感悟心灵
“意者,心之音也。”我想知道的是,能读懂这美好鸟语的,是一颗怎样伟大的心灵。
【投影】
冯骥才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和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2003年,他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身份启动一场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抢救了无数珍稀罕见却渐趋消亡的民间文化遗产:老城民居、民歌、剪纸、年画、皮影……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冒着“杀头之罪” 用二十年记录,成书《一百个人的十年》,以一个个普通人的苦难个案,来建筑文革的纸上博物馆。
这个一米九○的汉子诠释了文学的良知和担当。
【投影】
在那场人间相互戕害而失去了相互信任之后,我为得到这样无戒备无保留的信赖而深感欣慰。”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前记》
2.这些在文中有痕迹吗?
⑴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⑶只有经历过深刻痛苦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悟生命,悲悯生命,内心才会丰富和博大。
“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如此等等。
他超越了个体的生命,从他个体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四、收束
【投影】(字幕起)
我宁愿相信这样的情景:初晴,鸟儿啄头顶的一滴水,凉啊!它不禁喊出声来。如果没有污染和人类捕杀,鸟儿实在过着神的生活。
——鲍尔吉•原野《啄露而歌》
【板书】
珍珠鸟
冯骥才
鸟语:害怕、胆怯——好奇、戒备——胆大、淘气——放心、友好——信赖
我:尊重、呵护、关爱
用爱包容生命,
用心灵去读心灵。
5052.mp3
5053.ppt